陈襄(述古)介绍和陈襄(述古)诗词大全

陈襄(述古)

陈襄(述古),宋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字述古,因家在古灵村,人称「古灵先生」。宋仁宗、宋神宗时名臣。倡理学,与陈季甫、周希孟、郑穆友称「海滨四先生」。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进士。初仕浦城主簿,历知仙居、河阳、濛阳诸县。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入为秘阁校理、判祠部事。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出知常州。宋英宗 治平初,复为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宋神宗卽位,出知明州。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知制诰。寻直学士院。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因与王介甫政见不合,论靑苗法不便,出知陈州。熙宁五年(西元一〇七二年),知杭州。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复知陈州。熙宁八年(西元一〇七五年),召还,知通进、银臺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元丰三年(西元一〇八〇年)卒,年六十四。尝荐司马温公、苏东坡等三十三人。有《古灵先生文集》。事见宋·陈晔《古灵先生年谱》《永乐大典·巻三一四二》,《宋史·巻三百二十一·陈襄传》。 ▶ 3篇诗文

诗人介绍

宋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字述古,因家在古灵村,人称「古灵先生」。宋仁宗、宋神宗时名臣。倡理学,与陈季甫、周希孟、郑穆友称「海滨四先生」。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进士。初仕浦城主簿,历知仙居、河阳、濛阳诸县。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入为秘阁校理、判祠部事。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出知常州。宋英宗 治平初,复为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宋神宗卽位,出知明州。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知制诰。寻直学士院。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因与王介甫政见不合,论靑苗法不便,出知陈州。熙宁五年(西元一〇七二年),知杭州。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复知陈州。熙宁八年(西元一〇七五年),召还,知通进、银臺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元丰三年(西元一〇八〇年)卒,年六十四。尝荐司马温公、苏东坡等三十三人。有《古灵先生文集》。事见宋·陈晔《古灵先生年谱》《永乐大典·巻三一四二》,《宋史·巻三百二十一·陈襄传》。
参考资料: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相关诗文

金华山人

幽居倚翠峦,尘事不相干。 天地醉来小,琴棋静里欢。 雨苔春径绿,风竹夜窗寒。 若问长生术,金炉有宝丹。

收藏 陈襄(述古) 《金华山人》
复制 陈襄(述古) 《金华山人》
类型:

和子瞻沿牒京口忆西湖寒食出游见寄二首

【其一】 乞得湖山养病身,花时曾共忆行春。 嘤鸣幽鸟还迁木,觱沸清泉复采芹。 皂盖寻芳丘有李,彩楼观戏巷无人。 锦袍公子归何晚,独念沟中菜色民。 【其二】 春阴漠漠燕飞飞,可惜春光与子违。 半岭烟霞红旆入,满湖风月画船归。 缑笙一阕人何在,辽鹤重来事已非。 犹忆去年题别处,鸟啼花落客沾衣。

收藏 陈襄(述古) 《和子瞻沿牒京口忆西湖寒食出游见寄二首》
复制 陈襄(述古) 《和子瞻沿牒京口忆西湖寒食出游见寄二首》
类型:

和东玉少卿后池群雁

生意淹留白水塘,樊笼多事岂吾乡。 江湖已失秋南望,岁月犹欣塞北凉。 白日稻粱应饱足,青云岐路莫思量。 主人怜尔能鸣久,肯放逍遥物外翔。

收藏 陈襄(述古) 《和东玉少卿后池群雁》
复制 陈襄(述古) 《和东玉少卿后池群雁》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