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失所

发布时间:2024-06-03 09:59:14
流离失所
拼音:liú lí shī suǒ
英文:be driven from pillar to post <become destitute and homeless; wander about after losing one's home; become displaced >
繁体:流離失所
解释:流离:流落;失散;失所:失去住所。流落离散;无处安身。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例子:年荒劫大,百姓们不是离家逃荒,流离失所,便是等待饿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歇后语:洪水冲垮了蚂蚁窝
近义词:无家可归、流离颠沛
反义词:安家立业、安居乐业
辨析:流离失所和“颠沛流离”;都形容无处安身;到处流浪。但流离失所偏重在“失所”;即失去安身之所;“颠沛流离”偏重在“颠沛”;辗转奔波;饱尝苦难;程度深。
正音:失,不能读作“shí”。
谜语:大水退后屋尽毁
出处:《金史·完颜匡传》:“今已四月,农事已晚,边民连岁流离失所,扶携道路,即望复业,过此农时,遂失一岁之望。”
成语故事:汉元帝时期,御史大夫薛广德陪同汉元帝外出打猎。  元帝忘乎所以,不想停止,严重影响当地百姓的生活。  薛广德就上书说当地百姓因为皇帝狩猎而流离失所,希望皇帝体恤百姓的疾苦。  元帝认为言之有理,就与光禄大夫张猛等立即回宫
猜您喜欢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