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经地义

发布时间:2024-06-03 03:32:03
天经地义
拼音:tiān jīng dì yì
英文:an unquestionable moral truth
繁体:天經地義
解释: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主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每个学生天经地义的事。
近义词:理所当然、千真万确
反义词:天理难容、岂有此理
辨析:天经地义和“理所当然”都表示按道理应该如此的意思。天经地义偏重在合乎道理;语气庄重;“理所当然”偏重在应当如此;适用范围要比天经地义宽得多。
正音:经,不能读作“jìnɡ”。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成语故事:出处《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札,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释义“经”指常规,原则“义”指正理,准则。  天经地义比喻正确的,不可改变的因而也不容置疑的道理。  故事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贵死后,按习俗由他正夫人所生的世子姬敬继位。  但是,景王生前曾与大夫宾孟商讨过,打算立非正夫人所生的长子姬朝为世子。  这样,姬朝也有资格继位。  于是,周王室发生了激烈的王位之争。  在这种情况下,晋顷公召集各诸侯国的代表在黑壤盟,商讨如何使用王室安宁。  参加商讨的有晋国的赵鞅,郑国的淤吉、宋国的乐大心等。  会上.晋国的赵鞅向郑国的游吉请教什么叫“礼”。  游吉回答说:“我国的子产大夫在世时曾经说过,礼就是天之经,地之义,也就是老天规定的原则,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动的依据,不能改变,也不容怀疑。”  赵鞅对游吉的回答很满意,表示—定要牢记这个道理。  其他诸侯国的代表听了,也大都表示有理。  接着,赵鞅提出各诸候国应全力支持敬王,为他提供兵卒、粮草,并且帮助他把王室迁回王城。  后来,晋国的大夫率领各诸侯国的军队,帮助敬王恢复王位,结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争。
猜您喜欢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