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之不恭

发布时间:2024-06-03 03:57:34
却之不恭
拼音:què zhī bù gōng
英文:It is impolite to decline.
解释:却:推辞;谢绝。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常与受之有愧连用。
例子:我们觉得却之不恭,只好让他劳驾。(邹韬奋《经历·惨淡经营之后》)
歇后语:受之有愧
近义词:盛情难却、受之有愧
反义词:置之不理
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谜语:别客气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学生万章向孟子请教人际交往的问题,孟子认为对人应该恭敬。  万章说:“一再推却,拒绝别人的礼物是不恭敬的,为什么?”  孟子说:“高贵的人送东西给你,你如果拒绝就是不恭敬的,因此你应该接受。”
猜您喜欢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