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穿杨

发布时间:2024-06-03 05:59:56
百步穿杨
拼音:bǎi bù chuān yáng
英文:shoot with great precision
繁体:百步穿楊
解释: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射击技术高明。
例子:(关羽)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近义词:穿杨射柳、百发百中
反义词:无的放矢
正音:穿,不能读作“cuān”。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
成语故事:战国时代,战乱纷纷,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但是这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出现了很多的名人和名将,秦国的白起就是其中的一位。  有一年,白起带领秦国军队去攻打魏国。   当时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当他获悉白起要攻打魏国后,非常的着急。  他知道,靠魏国的实力,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  为了魏国的存亡,苏厉想尽了脑筋,最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要想保住魏国,不能硬来,只能采取一些办法让白起退兵。   有一天,他很早出发去朝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在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争霸,周朝的中央权力已经名存实亡了。  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有管辖权。  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胁也更大。   周天子一听,赶紧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人去劝说白起停止进攻。  周天子问:“派一个人去劝白起停止进攻,这能行吗?”  于是苏厉把自己想好的计策告诉了周天子,周天子一听觉得可行,于是就派了一个人去劝白起停止进攻。   周天子的使者到了白起的营中后,按照苏厉的吩咐给白起说:“白将军,你能听我讲一个故事吗?”   白起一听,哈哈大笑:“你不是来劝战的吗?怎么讲起故事来了?”   使者说:“将军先听我讲完故事好吗?”   白起说:“既然来了,就请讲吧!”   于是使者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话说楚国襄阳郡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  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  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  由于两人的箭术很精,都互相看不起对方,都说自己的箭术才是最准的。   有一天,两个人又比上了,许多人都围着观看。  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  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声。  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说:“请多多指教!”   养由基微微一笑,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太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  潘虎一听他要射一百步外的柳叶,觉得他是在说大话。  养由基说:“你等着瞧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  接着,他拉开弓,“唆”的一声射去,结果,箭正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所有人都为这种不可思议的箭术惊呆了。   潘虎心想:这怎么可能呢?世上根本没有这么高明的箭术。  于是,他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  他想:这次看你怎么射?上次只是你的运气罢了! 养由基向前走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  潘虎看到这种情况,大声惊呼:真是好箭法啊!在场的人在惊呆了一下之后,都发出了喝彩声。   就在一片喝彩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地说:“喂,有了百步穿杨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  养由基一听,心想:此人口气好大啊,于是,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  那人平静他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  养由基问:你说怎么保持呢?那人说: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  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白起听完这个故事后,问来使:“你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使者说:“白将军可是百战百胜的人啊,难道你不想保持自己的好名声吗?而要保持自己的这个好名声,就不应该轻易出战,万一战败了,名声不是全没了吗?”   白起听后,停止了向魏国的进攻。  这个故事还引申出另一条成语“百发百中”。
猜您喜欢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