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

时间:2024-06-03 07:47:40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类型: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寒风吹来,夹杂着飘雪,凛冽如刀割一般;骑着战马在长城窟饮水,更加严寒。
半夜里烽火升起,将士们都知道有敌人来侵犯,立刻都冲锋上前线,决心要保卫贺兰山。

注释
朔风:冬天的风,寒风。
一时:即时,立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写边庭夜警、卫戍将士奋起守土保国的小诗。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地征战的作品,在唐诗中屡见不鲜。早在盛唐时期,高适、岑参、李颀等人就以写这一方面的题材而闻名于世,形成了著名的所谓“边塞诗派”,以后的一些诗人也屡有创作。但这组小诗,却能在写同类生活和主题的作品中,做到“语意新奇,韵格超绝”(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评此组诗语),不落常套,这是值得赞叹的。

  “朔风吹雪透刀瘢”,北地严寒,风雪凛冽,这是许多边塞诗都曾写过的,所谓“九月天山风似刀”(岑参),所谓“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再夸张些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但总还没有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用穿透刀瘢这样的形容使人来得印象深刻。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如王昌龄所写:“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其艰险痛苦情形栩栩如生;而这首小诗却写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又不是单就风雪本身来描写,而是说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次句“饮马长城窟更寒”,是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至的形容,为下文蓄势。

  “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结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犹言同时,无先后;“齐”,犹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英雄气概。全诗格调急促高昂,写艰苦,是为了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题名为“怨”,而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这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卢汝弼

唐末五代时范阳人,字子谐。卢简求子。唐昭宗景福中擢进士第。文采秀丽,一时士大夫称之。历台省,累迁为祠部郎中、知制诰。后至太原,李克用奏为节度副使,累奏户部侍郎。李存勖嗣晋王位,亦颇倚重之。后唐建国前卒......
复制作者 卢汝弼
猜您喜欢

叶相最高亭

形式:

高亭新筑冠鳌峰,眼力超然信不同。 肤寸油云泽天下,大千沙界纳胸中。 春游到处群花拥,夜宴欢时百榼空。 刘白老来忘世味,只思诗酒伴裴公。

复制 陆游 《叶相最高亭》
类型:

天台野兴

形式:

短策堪扶老,飘飘野兴浓。 山行不知远,真侣或相逢。 积溜穿幽石,长萝上古松。 今宵随处宿,难定在何峰。

复制 释文珦 《天台野兴》
类型:

泛海言怀

形式:

忽登万斛舟,如蹑长鲸背。 寄身入无涯,旷览乾坤态。 潮动风色遒,棹急云光碎。 潜随元气游,迥出人境外。 千山相簸荡,六合欲横溃。 顿觉丧吾我,何知齐小大。 幼安漂泊久,谢傅襟情在。 谁发小海讴,回帆引雄槩。

复制 赵执信 《泛海言怀》
类型:

谢人送茶

形式:

谷雨年年僧送茶,近来无复及贫家。 伏龙手制能分饷,活火新泉试落霞。

复制 王人鉴 《谢人送茶》
类型:

送尹右民

形式:

满街灯火初冬夜,于此逢人慰郁陶。 十载须眉将我老,同年气谊见兄高。 光辉好月临遥海,冷落残云念敝袍。 聚首几宵今又别,相思依旧梦魂劳。

复制 王邦畿 《送尹右民》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