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见外弟又言别

时间:2023-12-07 10:17:01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社会大动乱中离别了十年,竟然在长大成人时意外相逢。
离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
说不完别离后世事的变化,畅谈停止时已听到黄昏寺院的鸣钟。
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忧愁不知又隔几重?

变释
外弟:表弟。言别:话别。
十年离乱:在社会大动乱中离别了十年。离乱:一作“乱离”。
一:副词。可作“竟然”或“忽而”解。
“问姓”两句:“问姓”与“称名”互文见义。
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来,后也。沧海事: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有如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那样。
语罢:谈话停止。暮天钟:黄昏寺院的鸣钟。
巴陵:即岳州(治今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同表弟在乱离中不期而遇而又匆匆话别的伤感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和人生聚散离合无定的感慨,从侧面反映了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全诗用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具有强烈的生活真实感。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出离别已有十年之久。二是说明这是社会动乱中的离别。它使人想起,发生于李益八岁到十六岁时的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混战、外族入侵等战乱。三是说二人分手于幼年,“长大”才会面,这意味着双方的容貌已有极大变化。他们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出意外。句中“一”字,表现出这次重逢的戏剧性。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正面描写重逢。他们的重逢,同司空曙所描写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中的情景显然不同。互相记忆犹新才可能“疑梦”,而李益和表弟却已经对面不能相认了。看来,他们是邂逅相遇。诗人抓住“初见”的一瞬间,作了生动的描绘。面对陌生人,诗人客气地询问:“贵姓?”不由暗自惊讶。对一个似未谋面者的身份和来意感到惊讶。

  “称名”和“忆旧容”的主语,都是作者。经过初步接谈,诗人恍然大悟,面前的“陌生人”原来就是十年前还在一起嬉戏的表弟。诗人一边激动地称呼表弟的名字,一边端祥对方的容貌,努力搜索记忆中关于表弟的印象。

  诗人从生活出发,抓住了典型的细节,从“问”到“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绘声绘色,细腻传神。而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也自然地从描述中流露出来,不需外加抒情的笔墨,已经为读者所领略了。

  颈联“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表现了这倾诉别情的场面。分手以来千头万绪的往事,诗人用“沧海事”一语加以概括。这里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两人热烈地交谈,从白天到日暮才停下话音。叙谈时间长,正表明他们情谊的深长。“暮天钟”并不是单纯作为日暮的标志而出现的。它表明二人叙谈得十分入神,以至顾不上观望天色的变化,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有远处传来寺院的钟声,才使他们意识到原来已是黄昏。作者在这一联,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明日”,点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道路,这里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秋山又几重”则是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秋”形容“山”,于点明时令的同时,又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从宋玉开始,就把秋天同悲伤联系在一起了。“几重”而冠以“又”字,同首句的“十年离乱”相呼应,使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不以奇特警俗取胜,而以朴素自然见长。全诗以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与亲人久别后不期而遇又匆匆离散的场面,抒写了亲人间真挚的情谊,也表现了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诗人借时事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表达出无尽的诗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安史之乱之后的藩镇割据时期。唐代自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至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结束,旋即大大小小的战争时断时续,一直延续到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785年)才大体告一段落,历时三十年。此诗就是在这种动乱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战乱之中离别,屈指算来十年。如今一朝相逢,表弟已经成人。 问姓顿感惊喜亲切,道名忆及儿时面容。 别后有多少世事变迁要说?直说到黄昏传来阵阵晚钟。 明天又要踏上西去巴陵的征途,你我之间又要相隔多少重秋山?

注释

外弟:表弟。言别:话别。 十年离乱:在社会大动乱中离别了十年。离乱,一作“乱离”。 一:副词。可作“竟然”或“忽而”解。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句:“问姓”与“称名”互文见义。 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来,后也。 沧海事: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有如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那样。 语罢:谈话停止。 暮天钟:黄昏寺院的鸣钟。 巴陵:即岳州(治今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同表弟在乱离中不期而遇而又匆匆话别的伤感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和人生聚散离合无定的感慨,从侧面反映了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全诗用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具有强烈的生活真实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对床夜语》:“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皆诗人会故人诗也。久别倏逢之意,宛然在目,想而味之,情融神会,殆如直述。前辈谓唐人行旅聚散之作,最能感动人意,信非虚语。 《诗镜总论》:盛唐人工于缀景,惟杜子美长于言情。人情向外,见物易时自见难也。司空曙“乍见翻疑梦,想悲各问年”,李益“问姓惊初见,称名识旧容”,抚衷述怀,罄快极矣。因之思《三百篇》,情绪如丝,绎之不尽,汉人曾道只字不得。 《载酒园诗话又编》:司空文明每作得一联好语,辄力人压占。如“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可谓情至之语;李益曰:“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则情尤深,语尤怆,读之几于泪不能收。 《唐诗别裁》:一气旋折,中唐诗中仅见者。 《网师园唐诗笺》:形容刻至(“问姓”二句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益介绍和李益诗词大全

诗人:李益

李益,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
复制作者 李益
猜您喜欢

送王司谏佥宪广东

形式:

花鸟春筵对碧湾,风尘杯酒集悲欢。 新交但恨相知晚,直道何嗟行路难。 谏猎昨章存自慰,罪言今草检谁看。 应从岭表访铜柱,还遣霜威静海澜。

复制 尹台 《送王司谏佥宪广东》
类型:

地藏菩萨赞

形式: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 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五彩图圣像,悟真非妄传。 扫雪万病尽,爽然清凉天。 赞此功德海,永为旷代宣。

复制 李白 《地藏菩萨赞》
类型:

赠孔止武横州学正 其五

形式:

骊驹早发向横州,远道风烟莫滞留。 五岭秋来有回雁,平安先寄凤池头。

复制 金幼孜 《赠孔止武横州学正 其五》
类型:

登东山送冯掌教

形式:

落木风高白雁飞,登山临水送将归。 一时景物黄花帽,十载情怀绿酒杯。 庾岭无尘侵我扇,谢安有月近人衣。 梅关明日频回首,醉墨留香在翠微。

复制 张弼 《登东山送冯掌教》
类型:

除前二日同陈山人尔瞻集方银台允治斋中得儒字

形式:

逢君苍玉佩,封奏汉庭趋。 台斗荣新秩,江湖剩老儒。 春声官署鹤,雪色禁城乌。 有客金钱会,何劳问酒垆。

复制 欧大任 《除前二日同陈山人尔瞻集方银台允治斋中得儒字》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