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诗·陶征君潜田居

时间:2024-03-28 18:54:42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东边高地上种植禾苗,禾苗生长茂盛遍布田野。
虽然劳作辛苦有些疲倦,但家酿浊酒还满可解乏。
傍晚时分驾着车子回来,山路也渐渐地变得幽暗。
望着前村已是袅袅炊烟,孩子们在家门等我回家。
要问我这样做是为什么?人的一生总要从事劳作。
我只希望桑麻农事兴旺,蚕事之月纺绩事务顺遂。
我不求闻达心愿就这样,望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注释
东皋(gāo):水边向阳高地。也泛指田园、原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东皋”、“西畴”。
阡(qiān)陌:原本田界,此泛指田地。
巾柴车:意谓驾着车子。柴车,简陋无饰的车子。
归人:作者自指。烟火:炊烟。
檐隙:檐下。
百年:一生。役:劳作。
桑麻: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蚕月:忙于蚕事的月份,纺绩也是蚕事的内容。
素心:本心,素愿。
三益:谓直、谅、多闻。此即指志趣相投的友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种苗在东心,苗生满阡陌。”这两句叙事,显得很随意,是说在东心种苗,长势如何如何。但就在随意的话语中,显出了一种满意的心情,他说这话好像是在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虽有荷锄倦,浊人聊自适。”陶诗中有“带月荷锄归”,“浊人”云云是常见的语句。看来他对“荷锄”并不感到是多大的重负,差不多习惯了。“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去来兮辞》有“或巾柴车”的句子。这两句写得很自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农家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自然。“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归去来兮辞》有“稚子候门”的话。等着他的就是那么一个温暖的“归宿”,此时他的倦意会在无形中消释了。这四句写暮归,真是生动如画,画面浮动着一层安恬的、醉人的气氛。这就是陶渊明“田居”的一蚕,这一蚕过得如此充实、惬意。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这是设问,自问自答,如同陶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句式。这与陶诗“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意思相似,表示了对劳动的重视。“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桑麻兴旺,蚕事顺遂,这是他的生活理想,正如陶诗所写:“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下面写道:“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素心”,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心愿。后面这一段通过设问,揭示陶渊明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很是符合陶渊明的实际。

  今《文选·江淹拟古三十首》收有这首诗,并被当作《归园田居》的第六首。宋代大文豪苏轼就以此为陶诗,还特举“日暮”以下四句赞扬之,且写了《和陶归园田居六首》。而后世诸家以为此诗非陶渊明所作,当是江淹所作的拟陶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江淹介绍和江淹诗词大全

诗人:江淹

字文通,南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文章华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齐高帝......
复制作者 江淹
猜您喜欢

调笑令

元代 : 王哲
形式:

山峭。日光照。碧汉盈盈圆月耀。森罗万象长围罩。 一道清风袅袅。真灵空外天皇诏。住在蓬莱关要。

复制 王哲 《调笑令》
类型:

次筠庵题花光梅南卷

形式:

岁晚可怜冰雪姿,风流隐约未开枝。 此花南畔幽人住,每记阳春初到时。

复制 龚璛 《次筠庵题花光梅南卷》
类型:

遗武陵王诗

形式:

回首望荆门,惊浪且雷奔。 四鸟嗟长别,三声悲夜猿。

复制 萧绎 《遗武陵王诗》
类型:

寒食前一日西湖闲泛三首

形式:

艳红香白遍游人,花柳酣歌识太平。 野客独谙闲意趣,草烟空爱一川明。

复制 张镃 《寒食前一日西湖闲泛三首》
类型:

伯氏有作次韵再呈诸兄

形式:

床头瓮满不须赊,池上秋凉尚有花。 数亩正当风槛绿,三间新带月廊斜。 清言吾辈还多味,高枕从来便是家。 莫怪相邀仍简略,知君爱酒不嫌茶。

复制 李流芳 《伯氏有作次韵再呈诸兄》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