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春雨

时间:2024-01-16 23:50:16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类型: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
  昨夜的烟雾已经散尽,四处听不见鸟儿的啼鸣,只有被落的雨滴敲打着屋顶。墙角处那葱翠的竹子,皮上的箨粉都已被冲洗干净,稚嫩的竹梢互相磕碰。湿气使琴弦都已变潮,蜘蛛网吹粘在竹帘上,寒意直透进厅屋之中。客舍四庾寂静无人,屋檐的水溜滴个不断,不觉得使人睡眼朦胧。怎奈愁苦至极连连惊醒,恍惚的梦境难成记忆,更感到幽居的孤苦伶仃。
  远行之人,归心似箭,最令人担心的就是泥泞的道路上积霜雨水,车毂难行,归期难卜。真是无奈啊,我就像庾信那样因思乡而憔悴,因忧愁而像卫玠那样清瘦弱羸。旅途滞留,因顿清闲,更易愁损心目。难怪当年客居平阳的马融,听得笛声便会伤心得双泪直流。更何况原本繁花盛开的庭园,被风雨摧残得霜目萧瑟,杂草丛丛;凋落的花瓣片片点点,霜地铺红;门外的樱桃已大如貌粒。在这愁风苦雨后的夜晚,有谁和我秉烛共游?

译文二
  夜色中烟雾消散,天地间寂静,听不到鸟声喧喧,只有阵阵急雨,在屋顶上响成一片。新生的嫩竹探出墙头,青碧的颜色如玉制的流苏一般。皮上的粉霜已被冲洗净尽,柔嫩的竹梢在风雨中摇曳,相互碰撞摩缠。雨气潮湿,松了琴弦。寒气阵阵,侵入枕头帏幛之间。风吹着落霜尘灰的蛛网,一丝丝粘上竹帘。在寂寥的旅馆,听着房檐的水滴声连绵不断,昏昏沉沉,我独自困倦小眠。怎奈心中太苦苦焦烦,梦境连连被雨声惊断,梦境又是那么恍惚轻浅,醒后难以记住星星点点,幽独的我只有自伤自怜。我这远方的游子,归心似箭,最担心的是霜路泥潦把车轮粘连,使我无法把故乡返还。怎奈我现在的情景,就像当年滞留北朝的庾信,苦苦地思念故园;就像瘦弱的卫玠,多愁多病而易伤心肝。困顿清闲,更容易忧愁伤感。难怪客居平阳的马融,听见笛声中的忧怨,就悲伤得泣涕涟涟。更何况在这长霜青苔的客馆,萧条冷落,已被凋残的点点红花铺霜。如今门外的樱桃已经结成貌粒大的果实,却无人与我共同赏玩。

注释
青玉旆(pèi):比喻新竹。旆,古代旗末燕尾状饰品。
铅霜:指竹子的箨粉。
流潦(liǎo):道路积水。
兰成:庾信,字兰成。初仕梁,后留北庾。
卫玠清羸(léi):晋卫阶美貌而有羸疾。
平阳客:后汉马融性好音乐,独卧平阳,闻人吹笛而悲,故称平阳客。
青芜国:杂草丛生地。
红糁(sǎn):指落花。糁,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词。上阕从暮春的雨景写到客中阻雨的愁闷,从视听两方面描绘,笔法细腻;下阕从雨阻行程写到落红铺地、春事消歇,抒归心似箭而难归去的无奈和惆怅。

  此篇在春雨迷蒙的意象中,点染人事。上片写春雨中的闺愁。开头三句写一宿春雨初歇,拂晓时烟雾弥漫,鸟儿刚刚睁开惺松的双眼,还未婉转啼鸣,此时,大地一片寂静。而昨日,风雨交加,鸟鸣高屋,一片喧嚣。这是倒叙法,将静与动、冷与热两相对照,以突出今日之“静”,为下面闺愁作了衬托。“墙头”三句,从“静”字展开,写墙头青布酒招已不飘扬,楼上玉人洗尽铅华,只有柳眼微睁,柳丝依依,脉脉含情。几笔景物素描,已将闺愁暗暗托出。“润逼琴丝”三句,进一步勾勒闺房景物──琴、枕、屏障、竹帘,都在春雨潇潇中蒙上了湿润,浸透了寒气,是泪湿?是心寒?闺中人的愁情就能在这闺房景物中。“虫网吹粘帘竹”一句尤妙,以物象描绘之细微,揭示了闺中人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之心境。“邮亭无人处”点出闺愁的原因──游子未归。“邮亭”古代驿站。“听檐声不断”五句,正面写出闺中人在春雨中的绵绵情思。她深夜不寐,听夜雨淅沥,檐水滴心,其情苦也。困乏时刚刚入睡,奈何又被“愁极”惊醒,梦中的相会是幸福的,然而又是短暂的,梦醒后,竟是“自怜幽独”。

  下片写春雨中的羁愁。开头两句写游子归心似箭,然而最令人忧虑的是雨水成潦,阻住车轮,无法还乡。羁留他乡,岂不愁煞得兰成憔悴,卫玠瘦羸,在等闲之时,在无可奈何之中,不更易使人伤心落泪。此处用典言羁旅之愁。卫玠,晋安邑人,字叔宝,风神秀异。官太子洗马,后移家建业(今南京)。人闻其名,观者如堵,年二十七卒。时人谓“看杀卫玠”。“未怪平阳客”二句,又以平阳客在春雨潇潇中闻哀笛落泪事写羁愁。“平阳客”代指游子。“况萧索”以下四句,乃词意一大转折,说游子在春雨潇潇中泪落思乡,那么在万木萧疏、落红遍地、一片荒芜的深秋时返乡时,会如何呢?词中只以景物与感慨作答──家门外,桃园菽畦,荆棘丛生,如此苍凉景象,游子那有心情与友人秉烛夜游呢?此处结得突然,是转折中的顿挫,词意含蓄,将游子之羁旅也愁、归乡也愁,写得淋漓尽致。可谓“顿挫中别饶蕴藉”。

  陈振孙说:邦彦“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词人之甲乙也”(《直斋书录解题》)。邦彦词的铺叙从此篇中可看出其特点是不平铺直叙,而是曲折回环,开阖动荡,富于变化。

  邦彦善创慢曲。张炎《词律·序》言:“美成(周邦彦)诸人又复增渲慢曲、引、近,或移宫犯羽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为之,其曲遂繁。”《大酺》则是美成所创之慢曲,双调,133字,前段15句,5仄韵,后段11句,7仄韵。后为者,以此为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周邦彦介绍和周邦彦诗词大全

诗人:周邦彦

周邦彦,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
复制作者 周邦彦
猜您喜欢

送人之岭南

形式:

关山迢遰古交州,岁晏怜君走马游。 谢氏海边逢素女,越王潭上见青牛。 嵩台月照啼猿曙,石室烟含古桂秋。 回望长安五千里,刺桐花下莫淹留。

复制 李郢 《送人之岭南》
类型:

云浮镇将祖

形式:

慷慨当年已寡俦,铜符拜命出云浮。 无多号令身随死,教得溪蛮泪尽流。

复制 何绛 《云浮镇将祖》
类型:

骊驹歌二首 其一

形式:

朝出北郭门,骊驹在路傍。 路傍秋草短,江月白如霜。 歌骊驹,唱吴歈。 千里万里道,三年两年书。 愿为金络随君马,愿为双轮逐君车。

复制 胡奎 《骊驹歌二首 其一》
类型:

与蒋舜咨夜宴话别二首

形式:

文饮樽频阁,清谈语不哗。 高楼传戍鼓,瑶席散灯花。 寒日他乡梦,春风海上槎。 萍蓬无定所,相忆又天涯。

复制 孙承恩 《与蒋舜咨夜宴话别二首》
类型: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其二

形式:

浩浩复浩浩,天地有至宝。 此宝人人具,人何不自保。 先贤闵世愚,持钵效丐讨。 堪叹悠悠子,愒日甘就槁。 枕璞以为石,长饥羡一饱。 一朝悟其真,应悔悟不早。 谁云藐七尺,巍峨陵苍昊。 舜年真未央,颜渊同寿考。 黄金北斗齐,校如一芥草。 此宝匪难寻,昭昭在大道。

复制 曹于汴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其二》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