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南亭怀辛大

时间:2024-03-14 19:17:29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披的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慨良有,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韵译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的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有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注释
山光:傍山的日影。
池月:池边的月色。
东上:从东面升起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恨:遗憾。
感此:有感于此。
中有:整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下面是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对此诗的赏析。

  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山光:山上的日光。池月:即池边月色。开篇两句是说,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他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的实际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对此表现出一种纳凉时的满足的心理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轩:窗。三、四句是说,披头散发今晚正在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享受着清凉的感觉。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荷花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这两句是说,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诗句表达的境界“一时叹为清绝”(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这两句是说,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在如此悦耳清心的夏夜,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了音乐,“欲取鸣琴弹”了。琴是一种古雅平和的乐器,适宜在恬淡闲适的心情中弹奏。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摒去杂念。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状态,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自有一番乐趣。不料却因鸣琴而牵惹起一阵淡淡的怅惘,像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由境界的清幽绝俗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来,这就自然而然的由水亭纳凉过渡到对友人的怀念上来。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这两句是说,想到这里不免怀念起故友,只能在半夜里梦想异常。

  此诗,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许多惆怅。这种怀念故人的情绪一直延续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在梦中会见了自己的好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的感受。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具有朴素的形式美,层递自然,由景及意达到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南亭,似应在涧南园,位于孟浩然家乡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近。辛大疑即辛谔,为作者同乡友人,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与孟浩然约为琴酒之会。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上夕阳慢慢向西落,池塘上的月亮渐渐东昇。 我披散着头发尽享清凉,推开窗户我悠闲地躺着。 微风吹拂荷花清香怡人,竹叶滴落露水声音清脆。 想要取出鸣琴弹奏一曲,可惜没有知音前来欣赏。 如此美景更加思念老友,日夜都在梦中想念着他。

注释

辛大:孟襄阳的朋友,排行老大,名不详,疑即辛谔。 山光:傍山的日光。 落:一作「发」。 池月:池边的月色。 东上:从东面昇起。 散发:古人男子平时束发戴帽,这里表现的是作者放浪不羁的惬意。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清响:极微细的声响。 鸣琴:琴。用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诗意。 恨:遗憾。 感此:有感于此。 终宵:一作「中宵」,中夜、半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清闲之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王孟诗评》:刘云:起处似陶,清景幽情,洒洒楮墨间。 《批选唐诗》:写景自然,不损天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此倒薤垂露书也。大小篆皆出其下,何况俗书!陈继儒曰:风入松而发响,月穿水而露痕,《兰山》、《南亭》二诗深静,真可水月齐辉,松风比籁。 《此木轩论诗汇编》:“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韦诗多似此。 《唐贤三昧集笺注》:“卧闲敞”字甚新奇。“荷风”二句一读,使人神思清旷。 《唐诗别裁》:“荷风”、“竹露”,佳景亦佳句也。外又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句,一时叹为清绝。 《网师园唐诗笺》:“荷风”、“竹露”亦凡写夏景者所当有,妙在“送”字、“滴”字耳。 《唐贤清雅集》:清旷,与右丞《送宇文太守》同调,气色较华美。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爽朗(“散发”二句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孟浩然介绍和孟浩然诗词大全

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
复制作者 孟浩然
猜您喜欢

闰二月朔日

形式:

病过春光两月程,几番风雨几番晴。 不知开到何花树,今日才闻燕子声。

复制 吴师道 《闰二月朔日》
类型:

萧孚有以左耳陶瓶对客煎茶名快媳妇坐间为赋十六韵

形式:

南中土埴坚,妙器出陶火。 控抟雅以静,整削平不颇。 浑沦象瓜团,短小类橘颗。 粤椰实尽刳,蜀芋肤未剥。 啄如柄揭西,耳若柳生左。 油滋饰外锻,灰坌增下裹。 高斋奉煎烹,汤势疾轩簸。 狭束蟹眼高,薄逼车声播。 俄顷润渴喉,巧妇愧其惰。 乃知转旋工,政要倾酌妥。 主翁嗜吟诗,佳客时满座。 呼童汲深情,瀹雪浇磊砢。 急需既能应,闲弃无不可。 东家重函鼎,菌蠢腹徒果。 美人预为齑,常恐迟及祸。 何如且小用,慎勿诮么么。

复制 刘诜 《萧孚有以左耳陶瓶对客煎茶名快媳妇坐间为赋十六韵》
类型:

怀广西省朱郎中熙

形式:

洞庭秋色晏,苍梧云气深。 夫君万里去,山水迥沉沉。 竟日凌浩渺,连天逃岑崟。 鼋鼍游近渚,猿狖戏遥林。 荏苒杜若香,萧条枫树阴。 皇朝重兹土,远氓方致琛。 而我将何念,岁莫独离心。 离心一何极,日夕迟徽音。 衡阳雁不到,搔首更沉吟。

复制 袁凯 《怀广西省朱郎中熙》
类型:

游狼山寺三首 其一

形式:

天风吹上狼山顶,看见扶桑日出初。 淮海北来吞两楚,江湖南去控三吴。 珠宫贝阙冯夷宅,古木苍藤帝释居。 为访祖龙鞭石处,拇窠履迹定何如?

复制 陈基 《游狼山寺三首 其一》
类型:

泊嘉禾风甚不得访秋潭

形式:

美人何在黄叶庵,欲往从之风甚寒。 一水蒹葭思澹荡,廿年湖水忆盘桓。 梅花入牖禅香细,竹影遮门鹤意宽。 怀袖新诗巳劳故,冻呵犹自再三看。

复制 沈守正 《泊嘉禾风甚不得访秋潭》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