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九日

时间:2024-06-03 05:01:00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砧杵动微寒,暗欺罗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后。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老的戏马台前,在竹篱下采菊酿酒,岁月流逝,我问今天是什么时节,才知又是重九。我正好归来,南山一片苍翠依旧,昨夜在窗下听着风雨交加,都不像登临的时候。我像宋玉一样因悲秋而愁苦,又像卫玠一般为忧时而清瘦。
我佩戴了红色的茱萸草,空对着美酒,砧杵惊动微寒,暗暗侵逼衣袖。秋天已没有多少时候,早已是满目的残荷衰柳。我勉强整理一下倾斜的帽檐,向着远方连连搔首。我多少次忆念起故乡的风物。莼菜和鲈鱼的味道最美时,是在霜冻之前,鸿雁归去之后。

注释
大有:周邦彦创调。小石调,调见《片玉集》。双调九十九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采花篱下:用陶潜“采菊东篱下”诗意。
宋玉情怀:即悲秋情怀,宋玉作《九辩》悲愁。
卫郎:及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官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砧杵(zhēn chǔ):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帽檐”句:用孟嘉龙山落帽事。欹(qī),倾斜。
莼鲈(chún lú):鲈鱼与莼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因辞官归。后因以"鲈莼"为思乡之典。
霜前雁后:杜甫诗:“故国霜前北雁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宋亡后不少文人归隐不仕,词中常多有归隐抒怀之作,该词词人抒写了重阳节时伤秋思归的意绪,满篇衰飒之气,有悯时伤世之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这首词写重阳东有感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东,现今亦是“老人东”了。词上阕开头用宋武帝重阳登戏马台及陶潜重阳日把酒东篱的事实点明东令。接着充达向往隐逸生活的意趣。“昨夜”是突现未归时自己悲秋的情怀和瘦弱身体,河及“归来”得及时和必要。下阕第一句承开头咏重阳事,暗含自叹老大伤悲之意。“几回忆”三句亦是尚未归来时心情。反复推挪与呼应,最后归结于“天涯归来”者对当年流落时无限愁情的咀嚼。

  上片,首句“戏马台”,有三处:一,在河南临漳县西,又称阅马台。后赵石虎所筑。石虎于台上放鸣镝,为军骑出入之东;二,在江苏铜山县南,晋义熙中,刘裕大会宾僚,赋诗于此。三,扬州亦有戏马台。从词的内容看,应指赋诗所在铜山戏马台。开头四句是说,在戏马台前赋诗,东篱采菊,登起时间,又是九月九日重阳东了。这四句点明了“九日”题意。“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潘希白,永嘉人。这两句是说,正巧这时我回到永嘉,江山依旧,而人的感情已大不一样了,引起了下面四句的深罗的感慨。窗外昨夜的风雨,已不像是登高的时候了。潘希白处在南宋灭亡的前夕,国势岌岌可危,哪里有心情去登高游览。“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宋玉,屈原的学生,曾入仕楚顷襄王。他期望对国家有所作为,受到黑暗势力的排挤而失职穷困,在他的作品《九辩》中,充示叹老嗟卑的伤感与哀愁。“卫郎”,古有卫玠、卫协、卫恒诸人,协与恒为书法家,且年老,不合“卫郎”身份。卫玠似颇合词意。玠卫恒之子,风神秀异,官太子洗马,后移家建业,观者如堵,终身无喜愠之色,年二十七而卒。这两句是说,他内心里充满了宋玉般伤时感事的情怀和卫玠般的愁瘦。这两句反映了宋代末世知识分子的苦恼情绪。

  下片,主要抒发词人在重阳这一天内心的痛苦。“红萸佩、空对酒。”重九是插茱萸、饮酒赋诗的时东。“空对酒”用一个“空”字,充现了他深罗的痛苦,意思是说,在这个国家遭到异族的侵略,濒于灭亡的前夕,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德祐中(1275至1276),起用他任史馆检校,他不肯赴任,三年后,宋朝灭亡。这个“空”是包括了他无限的忧愁与苦闷。“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这是写秋景,说秋风已吹入了他襟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这个“秋”不是单纯地指秋天,也暗寓了赵宋王朝灭亡在即的意思。“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勉强整顿了一下歪斜了的帽子,因为我曾经搔首登天。“天涯搔首”在无言中又吐露了他无穷的苦恨。“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后。”江南秋天的鲈鱼是很美的,这些也只成为对往事的回忆了。在淳祐年间(1241─1252),京城临安附近,经济彻底崩溃,物价猛涨,“殍馑相望,中外凛凛”高斯得作诗说:“人生衣食为大命,今已剿绝无余遗”。老百姓连饭都没有吃,“莼鲈”美味,自然只是回忆中的事了。词的末尾,是这个时代背景的写照。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潘希白

潘希白,字怀古,号渔庄,永嘉人(今浙江湖州人)。南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中进士。存词1首。...
复制作者 潘希白
猜您喜欢

古别离

形式:

天河限东西,经岁别女牛。 社燕辞归鸿,亦背春与秋。 人生苦离别,别多白人头。 十年阻江汉,音问何沉浮。 岂惟肠九回,轮转日万周。 君看江头水,东去无回流。 君看山上云,来往任悠悠。

复制 周权 《古别离》
类型:

日观峰歌

形式:

岱岳峰头一片石,天光杳杳连空碧。我来夜扫石上云,未明看见海中日。 日出海东几千里,茫茫不辨云与水。天鸡啁喔海上啼,东方霞气半边紫。 忽然潋滟琉璃丹,一泓捧出赤玉盘。长绳斜挽不得上,半时方到扶桑端。 扶桑枝叶成五色,海水明灭一线白。日旁云气如连山,目中欲识鲛人国。 平明日高海水乾,满天翕赩红气团。三山金阙流安在,六鳌背骨秋霜寒。 忆昔秦帝东封年,欲浮白浪游灵仙。驱石作桥不可涉,金支翠羽空西旋。 几时得见海中出日三千丈,脱屣妻子如浮烟。眼前朱生信豪士,侧帽大叫石上眠。 我亦欲取巨石填东海,挥戈且止羲和鞭。六龙不停日如矢,仰天呜呜酒热耳。

复制 于慎行 《日观峰歌》
类型:

慕兰篇

形式:

新篁拗曲围成圃,碧玉垂花琢作条。 终岁摩挲两无厌,剧于十五女儿腰。

复制 徐渭 《慕兰篇》
类型:

送子南归二首

形式:

情亲不觉泪纷纷,顿足牵衣未忍分。 后累定知殃及汝,中年谁料苦从军。 一身弓剑屯青海,千里关河望白云。 汝母早亡遗幼弟,古来同气汝曾闻。

复制 王绂 《送子南归二首》
类型:

送张子石北上

形式:

衰柳不堪折,烟霜留旧容。 毵毵扬子岸,犹惹渡江风。 马首初向北,不知关路重。 黄河冰连山,金台尘蔽空。 路难良可叹,汗漫思无穷。 我昔事驰骋,临老万事慵。 贵交久削迹,一丘息微躬。 长安尺一书,十年不复通。 当今谁爱士,此道如盲聋。 知子徒有心,致身竟何从。 子实慕风节,非独文采丰。 遇合亦寻常,壮夫岂苟同。 去去勿复道,行矣慎秋冬。

复制 李流芳 《送张子石北上》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