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时间:2024-03-16 18:21:45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亭前红花飘落,春光亦随花而去,花儿飘落的姿态优雅,好像翩翩起舞,花儿不忍归去,似乎在徘徊彷徨。细雨霏霏,这雨,浸润了落花,也浸湿了愁绪,我双眉紧锁,难得一展。
没有远方的佳音,独守绿色窗棂,冷冷清清,空空寂寂,印香飘渺,渐渐烧成了灰烬。思情难耐,百无聊奈时,昏然欲睡,思念的人儿朦胧进入梦境。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采桑子格律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另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此词调于《花草粹编》、《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诗余醉》中有题作“春思”。
亭:侯本二主词、萧本二主词、吕本二主词、《花草粹编》、《尊前集》、《历代诗余》、《全唐诗》等本中均作“亭”。晨本二主词中作“庭”。逐:跟随。红英:红花。尽:完。
徘徊:这里形容回旋飞转的样子。
细:萧本二主词中作“零”;吕本二主词中此字空缺。霏微:《尊前集》中作“霏霏”;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中误作“非非”。霏(fēi)微,雨雪细小,迷迷濛濛的样子。
不放双眉:就是紧锁双眉的意思。全句意思是,无法使双眉暂时展开。
芳音:晨本二主词中作“芳英”。芳音,即佳音,好音。断:断绝。
香印成灰:指香烧成了灰烬。香印,即印香,打上印的香,用多种香料捣成末调和均匀制成的一种香。王建《香印》诗中有句:“闲坐印香烧,满户松柏气。”可见,“香印”与“印香”同义。古时富贵人家为使屋里气味芬芳,常常在室内燃香。成灰,成为灰烬。
可奈,怎奈,即无可奈何。情怀:心情,心境。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李煜的词,存世共有三十余首,在内容上,可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不脱花间派习气,在部分词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这词就是前期的一首作品,是在国时闲愁抒闷之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词是描写一个少妇在晚春时节缱绻怀人,愁眉不展,百无聊赖的情怀。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词中的女主人公触景生愁。第一二两句“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写这个女子独处事中,举目窗外,所看到的是捕目落花,随风飞舞,看来,春花即将随着这片片飞花无声无息地消逝了。这显然突出了这正是晚春时节。“亭前”一句写“春逐红英尽”是拟人,实际上是少妇在拟自己:“舞态徘徊”看似花舞春归,实际是少妇内心的情思纷扰,无法平复。一个“徘徊”明是写花,暗是写春,尤其是写少妇心中的思忆徘徊。“细雨”不仅打湿了繁枝落花,而且打湿了少妇的思念,所以她才愁眉不展。伤春是一种文人传统,但同时也是一种思妇情怀,“不放”一句形象地写出少妇的愁思是那么浓郁而又沉重。第三句继续描写窗外的景色,漫天的漾潆细雨下个不停。晚春时节的花英是很容易谢树辞枝的,哪里经得起东风的摧残,更何况又加上春雨的打击呢?

  正如词人辛稼轩所说: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风物宜人的春天很快就要消逝了,这象征着岁月的蹉跎,青春的老大,教人愁绪满怀。“不放双眉时暂开,’’就是愁绪满怀的形象的说法,连让双眉暂时展开一点的笑意帆没有。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如此愁苦,还有更重要的生活上的原因。

  词的下片描写女主人公绿窗孤处,百无聊赖的心情。起首两句"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继续描写环境,从描写环境的寂静中体现女主人公的孤寂心情。“绿窗冷静”是承上片的环境描写而转写少妇的自身境况。暮春时节,花落雨潺,一个人独守在空荡荡的闺房之中,总是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但是这些并不是少妇忧思不断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芳音断”。冷清平添愁苦,而“芳音断。”则愁苦更浓。“香印成灰”看起来是写景,实际上是写人,“成灰”,既有时间的概念,也有心情的感慨,如唐李商隐有诗“蜡炬成灰泪始干”,其中“灰”字也是以意寓之的。这里少妇的心境似乎也同“香印”一起有“成灰”之感,其愁思苦闷之情不可谓不深。“可奈情怀”近乎白话,同后句一起直接描写,突出了无可奈何的心情,也暗点了百无聊赖的困境,虽然直白,但却言浅意深,把少妇那种梦寐以求的怀思之情准确地表现了出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煜介绍和李煜诗词大全

诗人: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
复制作者 李煜
猜您喜欢

月蚀诗效

形式: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屃奰顽无风。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 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星如撒沙出,攒集争强雄。 油灯不照席,是夕吐焰如长虹。玉川子,涕泗下,中庭独行。 念此日月者,为天之眼睛。此犹不自保,吾道何由行。 尝闻古老言,疑是虾蟆精。径圆千里纳女腹,何处养女百丑形。 杷沙脚手钝,谁使女解缘青冥。黄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 今天祗两目,何故许食使偏盲。尧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 女于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嚵名。赤龙黑鸟烧口热,翎鬣倒侧相搪撑。 婪酣大肚遭一饱,饥肠彻死无由鸣。后时食月罪当死,天罗磕匝何处逃汝刑。 玉川子立于庭而言曰,地行贱臣仝。再拜敢告上天公,臣有一寸刃。 可刳凶蟆肠,无梯可上天。天阶无由有臣踪,寄笺东南风。 天门西北祈风通,丁宁附耳莫漏泄。薄命正值飞廉慵,东方青色龙。 牙角何呀呀,从官百馀座。嚼啜烦官家,月蚀汝不知。 安用为龙窟天河,赤鸟司南方。尾秃翅觰沙,月蚀于汝头。 汝口开呀呀,虾蟆掠汝两吻过。忍学省事不以汝觜啄虾蟆,於菟蹲于西。 旗旄卫毵㲚,既从白帝祠。又食于蜡礼有加,忍令月被恶物食。 枉于汝口插齿牙,乌龟怯奸。怕寒缩颈,以壳自遮。 终令夸蛾抉汝出,卜师烧锥钻灼满板如星罗。 此外内外官,琐细不足科。臣请悉扫除,慎勿许语令啾哗。 并光全耀归我月,盲眼镜净无纤瑕。弊蛙拘送主府官,帝箸下腹尝其皤。 依前使兔操杵臼,玉阶桂树闲婆娑。姮娥还宫室,太阳有室家。 天虽高,耳属地。感臣赤心,使臣知意。虽无明言,潜喻厥旨。 有气有形,皆吾赤子。虽忿大伤,忍杀孩稚。还汝月明,安行于次。 尽释众罪,以蛙磔死。

复制 韩愈 《月蚀诗效》
类型:

汪中丞戚都督道服访余小祇园即事

形式:

不知何物两道士,来摘香台石上霞。 瞥见毫端出狮子,还惊匣里吐莲花。

复制 王世贞 《汪中丞戚都督道服访余小祇园即事》
类型:

臞庵书事四首

形式:

人生富贵尽浮云,何必须因不义分。 若有一丘能作主,更惭寇邓立功勋。

复制 张镃 《臞庵书事四首》
类型:

重游清凉寺

形式:

十年不到此禅林,乘兴重游雪满簪。 路上翠微知日近,鸟啼烟树觉春深。 远公偏爱能诗客,陶令元无结社心。 醉倚阑干纵吟目,不知清气满胸襟。

复制 史谨 《重游清凉寺》
类型:

十四夜藩省宴集

形式:

薇垣看月上,兹夕已婵媛。 楼度庭初满,灯张市渐喧。 寒花滋露发,火树映星翻。 几似今为乐,笙歌倒一尊。

复制 李舜臣 《十四夜藩省宴集》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