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刀环歌

时间:2023-12-07 10:26:43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类型: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常常遗恨自己言语表达粗浅有限,不如人的情绪那么丰富深厚。
今天你我默默相视,用眼神传达着心中复杂的情感。

注释
视刀环歌:刘禹锡创乐府新题。典出《汉书·李广苏建传》,含盼人早日还归之意。
恨:遗憾。
人意:人的意愿、情绪。
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万重心:极言内心感情的复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视刀环歌》同《泰娘歌》《更衣曲》《竞渡曲》一样,是刘《锡创作的一首“新乐府”诗歌。这首新乐府的题目是用典。据《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汉昭帝继位后,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他们都与兵败投降也奴的李陵关系不错,希望能把李陵召回汉朝。于是派遣任立政等三人到了也奴。也奴单于设酒招待汉使者,李陵、卫律都在座。立政他们看到李陵,却没有机会私下交谈,于是就给李陵使眼色,“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也就是几次自已抚摩把玩自己的刀环,握自己的脚,暗示李陵,意思是可以归还汉朝了。“环”谐音“还”,握脚表示走路离开。因为刀环在大刀头部,所以古人常以“大刀头”作为“还”字的隐语。如《玉台新咏·古绝脉》:“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由此可知,刘《锡乐府新题《视刀环歌》,暗含的意思是希望思念的人尽早归还。

  此诗写相爱双方将分别遇的情景,彼此依依不舍,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四目相对,含情脉脉地来传达内心复杂的情意。全诗运用暗示的手法,意境深沉,含蕴无尽,表达了古代中国人含蓄、内敛、婉转、凝重的爱情观,也透露出作者对自身遭遇的寄托感慨。

  把诗的题目和内容联系起来看,刘《锡可能要表达的是相爱的人就要分别遇的情景,彼此依依不舍,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有四目相对,含情脉脉地来传达内心复杂的情意。因为这首诗没有特定、具体的写作背景,所以它所传递的信息就有了很强的张力,并不一定局限于爱情,也可能隐含着作者对自身遭遇的寄托感慨。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这两脉诗,实际上道出了人们经常遇到的一种状况,即语言常常并不能准确地来表达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钱锺书在《管锥编》中就曾说:“语言文字为人生日用之所必须,著书立说尤寓托言而不得须臾离者也。顾求全责善,啧有烦言。作者每病其传情、说理、状物、述事,未能无欠无余,恰如人意中之所欲出。务致密则苦其粗疏,钩深赜又嫌其浮泛;怪其粘着欠灵活者有之,恶其暧昧不清明者有之。立言之人脉斟字酌、慎择精研,而受言之人往往不获尽解,且易曲解而滋误解。‘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岂独男女之情而已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托刀环以寄迁客思归之意。刘禹锡虽然因参与永贞革新多次被贬出长安,但他被贬后身居远荒心系朝廷。自从刘禹锡遭贬出京之日起,他就开始盼望着能够重返京师。在长期的贬谪生涯中,诗人始终都被思念长安和渴望回京这两种感情折磨着。他的这种情绪贯穿在整个贬谪时期。诗人的这种情绪或直接表达或托物寓意寄寓自己自始至终都在盼望返朝。诗人时时盼回长安。长安在刘禹锡心目中十分深刻,不仅发生在身边的政治事件能让他回忆起长安,而且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以及客乡的一些情景也总会勾起他对长安往事旧物的回忆。此诗即为因历史典故而生发思归而不得的苦闷之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常常恼恨言语的表达粗浅有限,不像人的心意那么丰富深厚。 今天两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默默地用眼神传达着心中复杂的情感。

注释

视刀环歌:刘禹锡创乐府新题。典出《汉书·李广苏建传》,含盼人早日还归之意。 恨:遗憾。 人意:人的意愿、情绪。 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 万重心:极言内心感情的复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视刀环歌》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写相爱双方将分别时的情景,彼此依依不舍,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四目相对,含情脉脉地来传达内心复杂的情意。全诗表达了古代中国人含蓄、内敛、婉转、凝重的爱情观,也透露出作者对自身遭遇的寄托感慨。 《视刀环歌》同《泰娘歌》《更衣曲》《竞渡曲》一样,是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新乐府”诗歌。这首新乐府的题目是用典。据《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汉昭帝继位后,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他们都与兵败投降匈奴的李陵关系不错,希望能把李陵召回汉朝。于是派遣任立政等三人到了匈奴。匈奴单于设酒招待汉使者,李陵、卫律都在座。立政他们看到李陵,却没有机会私下交谈,于是就给李陵使眼色,“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也就是几次自已抚摩把玩自己的刀环,握自己的脚,暗示李陵,意思是可以归还汉朝了。“环”谐音“还”,握脚表示走路离开。因为刀环在大刀头部,所以古人常以“大刀头”作为“还”字的隐语。如《玉台新咏·古绝句》:“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由此可知,刘禹锡乐府新题《视刀环歌》,暗含的意思是希望思念的人尽早归还。 把诗的题目和内容联系起来看,刘禹锡可能要表达的是相爱的人就要分别时的情景,彼此依依不舍,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有四目相对,含情脉脉地来传达内心复杂的情意。因为这首诗没有特定、具体的写作背景,所以它所传递的信息就有了很强的张力,并不一定局限于爱情,也可能隐含着作者对自身遭遇的寄托感慨。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这两句诗,实际上道出了人们经常遇到的一种状况,即语言常常并不能准确地来表达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钱锺书在《管锥编》中就曾说:“语言文字为人生日用之所必须,著书立说尤寓托焉而不得须臾离者也。顾求全责善,啧有烦言。作者每病其传情、说理、状物、述事,未能无欠无余,恰如人意中之所欲出。务致密则苦其粗疏,钩深赜又嫌其浮泛;怪其粘着欠灵活者有之,恶其暧昧不清明者有之。立言之人句斟字酌、慎择精研,而受言之人往往不获尽解,且易曲解而滋误解。‘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岂独男女之情而已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唐诗归》:钟云:诗作如是语,即妙在题又是“视刀环”,所以诗益觉深至。 《唐诗归折衷》:唐云:有心者固难测。吴敬夫云;须看题是视刀环。 《唐诗摘钞》:此咏其事(按指汉使招李陵),必有为而作。 《唐诗别裁》:着意“视”字。 《唐诗笺注》:“不如人意深”,谓两心相照,两意相期,疑有变更,故曰“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盖闪其不还也。 《唐贤小三昧集》:言不得归也,措词妙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禹锡介绍和刘禹锡诗词大全

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复制作者 刘禹锡
猜您喜欢

西江月 赠周守正

形式:

识破无人无我,何须求拂求仙。随时随处总安禅。一切幻尘不染。 选甚山居野处,何妨闹市门前。执中守正固三田。久久神珠出现。

复制 李道纯 《西江月 赠周守正》
类型:

题李太白像

形式:

青天无人代天语,一星西落银云渚。嫦娥戏弄青瑶波,倾向人间金叵罗。 龙孙醉吸海为酒,日月双飞织锦梭。仙鬼千年王母宴,谪来醉卧金銮殿。 玉环腮上桃花小,玉尖香腻龙涎砚。靴尘暖扑貂珰儿,踏破青天捉月飞,一声叫断扶桑鸡。 海枯化作蓬莱雪,梦里长庚大如月。

复制 王彝 《题李太白像》
类型:

赠徐舍人

形式:

嗟君何事独沾裳,闻着乌啼黯自伤。 池上薇花空浸月,堂前萱草不禁霜。 燕山雪作愁时鬓,楚水猿为客里肠。 见说王裒庐墓处,满林衰柏泪痕苍。

复制 王稚登 《赠徐舍人》
类型:

夏日刘元定邀同顾升伯沈仲润李长卿丘长孺集城西荷亭是日热甚得暴雨乃解

形式:

火龙吐焰烧青槐,繁鳞挟日战雌雷。黑云蟠墨湿崔嵬,雨头未展风脚回。 羊角直上旋飞灰,鸣阶稀点大如杯。泼天猛溜破枯苔,千荷叶翻净绿颓。 跳珠排沫纷喧豗,飞瀑出厓车啮街。髯虬十,部影䰄,鳞甲鏦刃相摩推。 匿床抱柱走童孩,舌腭虽张耳不谐。破屏障身肌粟堆,半臂未到声频催。 高堂虚冷无馀埃,蝇冻不飞栖梁煤。平头次第陈罂罍,黑岑牟进羯鼓开。 胡粉假姬上场米,宫纱浅袖雀头钗。当筵一笑红玫瑰,莲花过酒香流腮。 错觥沓筹迭排诙,馀枝滴沥落生梅,门外青波没马台。

复制 袁宏道 《夏日刘元定邀同顾升伯沈仲润李长卿丘长孺集城西荷亭是日热甚得暴雨乃解》
类型:

十六夜踏灯与璩仲玉王新甫饮于大中桥之西楼

形式:

树枝画月千条弦,十五不圆十六圆。 挂向酒楼檐外边,南市好灯值底钱。 大中桥上游人坐,不饮空教今夜过。 红脂在口香在楼,那能一个到垆头。 青衫白马无聊甚,望断黄金小钿鞧。

复制 徐渭 《十六夜踏灯与璩仲玉王新甫饮于大中桥之西楼》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