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曲·闺怨

时间:2024-03-04 22:15:20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类型: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真后悔嫁给商人为妻,偏又命运不好,逢上了负心的郎,临走时,说是到东吴去。三年过后,却从广州寄来了信。

注释
东吴:泛指太湖流域一带。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这首小令从唐女子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只道往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的绝句脱化,也穿插了《啰唝曲》“莫作商人妇”及白居易《琵琶行》“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意境。但较原诗来看,“闺怨”的含意更为显豁。“悔作”、“当逢”,口吻如生,表现出散曲小令开门见山的直露本色。“闺怨”的前提多为夫君别离远出,唐诗往往将这种前提加以隐掩或推衍。除上举的《啰唝曲》外,如张潮《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其妙味如前人所评:“意其远行,却在近处。总以行踪无定。”看来恰恰同《啰唝曲》的“意其近行,却在远处”反了个向。不过要让读者一览即领悟却不容易,可见唐诗是过于偏重含蓄了。

  徐再思改诗为曲的原因,可能就是为了化含蓄为显露,当然也有别的因素。唐韩偓《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不怎么知名;而李清照化用其意作成的《点绛唇》秋千词,“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云云,却为人传诵。可见夺胎前人成作,也不失为出新的一途。

  原诗的薄情夫君“只道往桐庐”。桐庐在富春江中游,唐方干《思江南》:“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看来唐代桐庐为一交通中心。曲中改成了“别时只说到东吴”。东吴的指谓说法不一,据周祁《名义考》,元明时习以苏州为东吴、湖州为中吴、润州为西吴,苏州在元代确实是繁荣的商业城市。这也说明曲作者不是简单地模仿照搬,而是根据元代的实际情形更改了“闺怨”的细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徐再思

徐再思,字德可,号甜斋(有的资料中其号为“甜齐”),浙江嘉兴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100余首。作品与当时自......
复制作者 徐再思
猜您喜欢

对雨五首

形式:

忧国频看剑,怀人独凭阑。 野云秋共黑,江雨晚生寒。 盗贼纷然起,军民未得安。 相逢谁慷慨? 随处说艰难。

复制 王冕 《对雨五首》
类型:

过阴山和人韵 其二

形式:

羸马阴山道,悠然远思寥。 青峦云霭霭,黄叶雨萧萧。 未可行周礼,谁能和舜韶。 嗟吾浮海粟,何碍八风飘。

复制 耶律楚材 《过阴山和人韵 其二》
类型:

奉送王相公缙

形式:

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 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秋。 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

复制 韩翃 《奉送王相公缙》
类型:

半野轩

形式:

松陵城外长桥路,绿水逶迤带云树。 水边树里是谁家,半郭半村高隐处。 少年曾入幽并游,投老还家理钓舟。 醉卧芦花深浦月,笑呼笙鹤洞庭秋。 流光苒荏浮云改,八表神游知几载。 至今想见晋风流,犹有当时遗墨在。 我亦烟波旧钓徒,香粳炊熟脍鲜鲈。 天恩未报丹心切,敢问渔蓑泛五湖。

复制 王汝玉 《半野轩》
类型:

寄寿程生爵尊府容庵君七十

形式:

吾闻古有为义者,利人不肯拔一毛。又闻徽今有义者,慷慨视如毡上毫。 一朝挥金四百星,千秋名与天泉高。何以作诗为君寿?贤郎折桂不偷桃。

复制 湛若水 《寄寿程生爵尊府容庵君七十》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