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时间:2023-12-24 20:58:07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花前没有了她的陪伴,只能独自在花间徘徊,举目四顾,一片凄凉。纵使笙歌入耳,婉转悠扬,也只能唤起曾经记忆,从而更添感伤惆怅。
林间彩蝶对对,帘间飞燕双双,皆在快乐嘻逐,恩爱相偕。血色残阳笼罩着绿树青苔,怎能再忍受心中悲凉!

注释
纵有:纵使有。
笙歌:笙代指各种乐器;笙歌即指各种乐器演奏声和歌声。
忍:作“怎忍”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此词上片写在游乐之地失去情侣以后,纵然娱乐也悲伤;下片先以蝶燕双双,兴起孤独之感,最后以景结情。词中运用反衬、比兴的手法,以乐写哀,用春花怒放之景反衬失却伴侣之悲,用笙歌反衬愁肠欲断之伤,用蝶燕双双反衬孤寂之感,具有民歌格调。全词情景相渗,构思新颖,风流蕴藉,雅淡自然,体现了冯词的特色。

  上片写“失却游春侣”、 “独自寻芳”之悲。“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花前月下”,原为游春男女的聚会之地;而偏偏在这游乐之处,失却了游春之侣;花前诚然可乐,但独自一人,徘徊觅侣,则触景生情,适足添愁,甚而至于举目四顾,一片凄凉,大好春光,亦黯然失色。

  “纵有笙亦断肠。”笙歌在游乐时最受欢迎,但无人相伴,则笙歌之声,适足令人生悲。“纵有”两字,从反面衬托失去之痛:笙歌散尽,固然使人因孤寂而断肠,但他却感到即使笙歌满耳,也仍然是愁肠欲断。

  下片写因见蝶燕双双,兴起孤独之感。“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自己失却游春之侣而影单形只,但闲步四望,只见彩蝶双双,飞舞林间;蒸儿对对,出入帘幕。

  “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彩蝶、燕儿都成双做对,使他怎能再耐得住自己的孤独之感!“绿树青苔半夕阳”一句,以景结情,夕阳斜照在绿树青苔之上的静景,正与上片的“满目悲凉”之句相拍合。

  冯延巳词具有民歌格调者不少,且善于运用比喻、起兴,如《蝶恋花》词:“几日行云何处去?”是以“行云”暗喻浪子,浪子行踪如浮云飘荡,竟然“忘却归来”。由此兴起思妇春怨:“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而这首《采桑子》词,则是以描写蝶燕双飞之乐兴起自身孑然无侣的孤独之感,这种写法在民歌中是经常使用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冯延巳在南唐中主朝出任宰相,其时南唐外有后周侵犯,内部朝政日非。这首词虽然写的是伤春怨别之题材,但有人认为是对当时南唐朝政有所寄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冯延巳介绍和冯延巳诗词大全

诗人:冯延巳

冯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
复制作者 冯延巳
猜您喜欢

西江月 · 四渎

元代 : 王哲
形式:

堪叹江河淮济,长长运渡迷愚。洪波急浪接天衢。只是西来东注。 独我摇头不管,轮流玉液琼酥。三田浇溉结成珠。七宝山头便住。

复制 王哲 《西江月 · 四渎》
类型:

题秋江唤渡

形式:

道傍木叶如渥丹,归急不知行路难。 青嶂碧溪自唤渡,蹇驴破帽秋风寒。 裹头长须甚德色,肩轻不借有馀力。 人间尘土深复深,谨勿重赋招隐吟。

复制 胡长孺 《题秋江唤渡》
类型:

忆昨行寄吴中诸故人

形式:

忆昨结交豪侠客,意气相倾无促戚。十年离乱如不知,日费黄金出游剧。 狐裘蒙茸欺北风,霹雳应手鸣雕弓。桓王墓下沙草白,仿佛地似辽城东。 马行雪中四蹄热,流影欲追飞隼灭。归来笑学曹景宗,生击黄獐饮其血。 皋桥泰娘双翠蛾,唤来尊前为我歌,白日欲没奈愁何。 回潭水绿春始波,此中夜游乐更多。月出东山白云里,照见船中笛声起。 惊鸥飞过片片轻,有似梅花落江水。天峰最高明日登,手接飞鸟攀危藤。 龙门路黑不可上,松风吹灭岩中灯。众客欲归我不能,更度前岭缘崚嶒。 远携茗器下相候,喜有白首楞伽僧。馆娃离宫已为寺,香径无人欲愁思。 醉题高壁墨如鸦,一半欹斜不成字。夫差城南天下稀,狂游累日忘却归。 座中争起劝我酒,但道饮此无相违。自从飘零各江海,故旧如今几人在。 荒烟落日野乌啼,寂寞青山颜亦改。须知少年乐事偏,当饮岂得言无钱。 我今自算虽未老,豪健已觉难如前。去日已去不可止,来日方来犹可喜。 古来达士有名言,只说人生行乐耳。

复制 高启 《忆昨行寄吴中诸故人》
类型:

憎蝇(癸亥)

形式:

晓梦晨光里,群飞户尚扃。 惯能移白黑,非止慕膻腥。 曲几思投笔,轻巾屡拂屏。 北窗眠未稳,孤坐忆江亭。

复制 朱彝尊 《憎蝇(癸亥)》
类型:

山居 其一

形式:

身寄孤猿野鹤乡,迩来真与世相忘。 东南地阙多流水,西北山高少夕阳。 根有茯苓松色异,土生兰茝藓苔香。 细将万事都思遍,唯有闲居味最长。

复制 释文珦 《山居 其一》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