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时间:2023-12-07 10:52:43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类型: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边塞外族入侵挑起了战争,豪杰将士夜渡桑乾远赴国难。
柳投被雪亮的箭镞拨开,桃花对映着镶玉的马鞍。
天空圆月把弓影投射到地上,大片星斗映在剑的顶端。
不要学那过河行刺的荆轲,空唱一曲《易水寒》。

注释
郑后府:事迹不详。后府:唐代对县尉的通称。
辽:州名。隋置,唐初移治辽山(今山西左权)。
榆(yú)塞:边防要塞。秦统一六国之后,蒙恬率兵三十万击退匈奴的侵犯,收复了河套失地,“以河为界,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置烽燧,然后敢牧马。”此后“榆塞”就成了边防要塞的代称。
桑乾(gān):即桑乾水,在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北部。据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
银镝(dí):银色的箭镞。
桃花:一说指花名;一说指白毛红点的马。
玉鞍(ān):对马鞍的美称。
连星:列星。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不学燕太子丹派遣的刺客荆轲,徒作悲歌而不能成事。燕丹客:指荆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东北辽阳一带是唐朝的东北边陲,唐高宗时期时常遭到契丹族的侵犯,朝廷多次派兵戍守。这位郑少府即将远赴辽阳边塞,诗人作为好友来为他送行,写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首联“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言这边报警的烽火刚一燃起,那边御敌的军队就已到来,表现了“侠客”高昂的爱国热情与牺牲精神。与“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之类的诗句相比起来,更显陡率、有力。诗歌的主人公是“侠客”,唯有这样的诗句才能自然、准确地表现出“侠客”的性格,侠客既不同于书生,又迥异于一般的军人。他豪爽而又能雷厉风行。“榆塞”不仅是实际的地点,而且还暗示了战争的正义性。诗中点出“榆塞”,是想表明“侠客”是为了戍卫边疆而出征。

  紧接首联,诗人在颔联中就以生动的笔触,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侠客”非凡的武艺。“柳叶开银镝”,这里借用战国时养由基百步穿杨的典故,形容“侠客”箭无虚发,技艺过人。“桃花照玉鞍”,一个“照”字,将奔腾驰跃的骏马写得活灵活现。因为只有马飞驰时,鞍鞯上的金玉饰物才会闪闪发光。这里用的是烘云托月手法,不正面描写人,借写马从侧面衬托出“侠客”英姿飒爽、光彩夺人的形象。

  颈联进一步表现“侠客”勇于拼搏的大无畏精神,“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本来是指弓拉得满以致影如十五的圆月,剑出鞘光若闪闪的群星。但诗人有意不直说,反而写成“满月”是临摹弓的影,“连星”是飞入了剑之端。奇思异喻,生动传神。这里关于两军如何对阵未着一字,而敌人的望风披靡由此可见一斑。

  尾联“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因郑少府远渡桑干,诗人联想到荆轲的易水之歌。“不学”“徒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郑少府赴辽从戎,是为了卫国守疆,不同于荆轲的报私仇;二是说此行抱有坚定信念,不作风萧水寒“一去不还”的悲歌。

  这首诗送人从军,写得豪侠壮美。全诗写实的同时,把优美与雄壮两种风格截然相反的事物和谐地统一融合在一个画面中,体现了唐人乐观开朗的胸襟以及新型的战争观念。该诗不但格调高亢,音韵优美,词藻华艳,而且构思新颖,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骆宾王介绍和骆宾王诗词大全

诗人:骆宾王

骆宾王,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
复制作者 骆宾王
猜您喜欢

大隐坊章仇将军良弃功守贫

形式:

饮君江海心,讵能辨浅深。 挹君山岳德,谁能齐嵚岑。 东海精为月,西岳气凝金。 进则万景昼,退则群物阴。 我欲荐此言,天门峻沈沈。 风飙亦感激,为我飕飗吟。

复制 孟郊 《大隐坊章仇将军良弃功守贫》
类型:

原居即事言怀赠孙员外

形式:

出入土门偏,秋深石色泉。 径通原上草,地接水中莲。 采菌依馀蘖,拾薪逢刈田。 镊挦白发断,兵阻尺书传。 避路来华省,抄诗上彩笺。 高斋久不到,犹喜未经年。

复制 贾岛 《原居即事言怀赠孙员外》
类型:

宿海边寺

形式:

潮头欲上风先至,海面初明日近来。 怪得寺南多语笑,蜑船争送早鱼回。

复制 蔡襄 《宿海边寺》
类型:

寄于文祥

形式:

十载同书砚,于今恨不平。 青云未得意,白社漫驰情。 韩子檠犹焰,冯郎铗欲鸣。 作诗聊寄旧,风月助凄清。

复制 张羽 《寄于文祥》
类型:

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

形式:

苇箔蚕齐老,桑林叶更生。 楚禽多异响,蜀栈未堪行。 客散岸傍席,马还溪上城。 过都当有问,为语欲岩耕。

复制 梅尧臣 《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