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问花门酒家翁

时间:2023-12-07 10:28:48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类型: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老人七十了还在卖酒,无数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在花门楼口。
路旁的榆荚好似那成串的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

注释
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
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花门口:指花门楼口。
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生活抒情小诗。唐玄宗天宝十载(751)三月,诗人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随高仙芝来到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在经历了漫漫瀚海的辛苦旅程之后,诗人蓦然领略了道旁榆钱初绽的春色和亲见老人安然沽酒待客的诱人场面,他怎能不在酒店小住片刻,让醉人的酒香驱散旅途的疲劳,并欣赏这动人的春光呢?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这位老人家七十岁了仍然在卖酒,将上千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花门楼口。

  诗的开头两句纯用白描的手法,从花门楼前酒店落笔,如实写出老翁待客、美酒飘香的情境这可以算得上是盛唐时代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动感人的风俗画,字里行间烘托出边塞安定,闾阎不惊的时代气氛,为下文点明“戏问”的诗题做了铺垫。

  “道旁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小诗的后两句是说,道路旁的榆荚看起来很像一串串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酒您可卖否?

  这两句诗人不是索然寡味的实写付钱买酒的全过程,而是在偶见春色的刹那之间,立即从榆荚形似钱币的外在特征上抓住了动人的诗意,用轻松诙谐的语调问那位当垆沽酒的七旬老翁:“老人家,摘下一串白灿灿的榆钱来买您的美酒,你肯不肯呀?诗人丰富的想象,把生活化成了诗。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乐观、开阔的胸襟。

  这首诗用口语化的生活语言,写眼前景物,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格调诙谐、幽默,诗人为凉州早春景物所激动,陶醉其中的心情,像一股涓涓细流,回荡在字里行间。和平年代的生活是多么美好,这对于一个军旅诗人来说,更有切身的体会。在写法上,朴素的白描和生动的想象相结合,在虚实相映中显示出既平凡而又亲切的情趣,本诗语言具有既轻灵跳脱又幽默诙谐的魅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载)旧历三月,高仙芝调任河西节度使。在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幕府盘桓了近两年之久的岑参,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随高仙芝来到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见有老人卖酒,就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位老人家七十岁了仍然在卖酒,将上千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在花门楼口。 道路旁的榆荚看起来也很像一串串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酒您可卖否?

注释

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 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 花门口:指花门楼口。 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在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对卖酒老人的诙谐戏问,展现了盛唐时代人们乐观、开阔的胸襟。诗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特点,用浅近的语言描写眼前景物,格调诙谐轻松,是别具一格的小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杜确《岑嘉州诗集序》:(岑参诗)「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此诗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岑参介绍和岑参诗词大全

诗人: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
复制作者 岑参
猜您喜欢

吴兄文参议同登金陵凤皇台醉作

形式:

百年访古此徘徊,更上山椒扫草莱。 一脔地腴胡马瞰,数围天险化龙开。 时闻营籍传谣曲,谁见禅宫离劫灰。 李白不生王谢歇,西风日落凤皇台。

复制 戴表元 《吴兄文参议同登金陵凤皇台醉作》
类型:

咏史诗陇西

形式:

乘春来到陇山西,隗氏城荒碧草齐。 好笑王元不量力,函关那受一丸泥。

复制 胡曾 《咏史诗陇西》
类型:

六送桢伯于城西关

形式:

毋轻画省老冯郎,带銙生花艾绶黄。 记取他年一奇事,岭南还策汉贤良。

复制 王世贞 《六送桢伯于城西关》
类型:

日本杂事诗 其七十八

形式:

一千五百年前纸,在在神灵为护持。 如见古人如见佛,焚香百拜展经时。

复制 黄遵宪 《日本杂事诗 其七十八》
类型:

天成素有志于学兹得告东归林居静养其所就可知矣临别以此纸索赠漫为赋此遂寄声山泽诸贤

形式:

予有山林期,荏冉风尘际。 高秋送将归,神往迹还滞。 回车当盛年,养疴非遁世。 垂竿鉴湖云,结庐浮峰树。 爱日遂庭趋,芳景添游诣。 掎生悟玄魄,妙静息缘虑。 眇眇素心人,望望沧洲去。 东行访天沃,云中倘相遇。

复制 王守仁 《天成素有志于学兹得告东归林居静养其所就可知矣临别以此纸索赠漫为赋此遂寄声山泽诸贤》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