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边楼

时间:2024-06-03 03:27:28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筹边楼高耸入云窗外一片清秋,气势雄伟豪壮威震西川四十州。
各位将领不要贪图羌族的骏马,楼的最高层可看到边塞的尽头。

注释
筹边楼:唐代名楼,位于成都西郊。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十月李德裕出镇西川节度使,次年秋为筹划边事所建,故名。
八窗秋:凭窗远眺,可见八方秋色。
壮压:谓高楼可震慑川西四十州之广阔土地。
西川:四川西部,为唐边境。
四十州:一说“十四州”。
羌族:古代羌族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四川西部,总称西羌,以游牧为主。
边头:边塞前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李德裕建筹边楼,不仅供登览之用,而且与军事有关。在他的任内,收复过被吐蕃占据的维州城,西川一带一直很安定。大和六年(832)十一月,李德裕调任离蜀,此后边疆纠纷又起。这时,薛涛已是七十左右的老人了。她感慨时事,写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诗的开首两句写楼。说“平临云鸟”,则楼之高峻可知;说“八窗秋”,则天旷气清、四望无际的情景可见。次句“壮压西川四十州”,着一“壮”字,点明筹边楼据西川首府形胜之地。两句不但写得气象雄浑,而且连李德裕当时建楼的用意,诗人百端交集的今昔之感,也都包含其中。后两句寓严正谴责于沉痛慨叹之中,便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意思是说,由于将军们的目光短浅,贪婪掠夺,召来了与羌族的战争,而他们又没有抗御的能力,以至连这西川的首府成都,都遭受战争的威胁。

  诗以“最高层处见边头”作结,这“高”,这“见”,和首句的“平临云鸟”遥相呼应;而“见边头”,则和次句的“壮压西川”是个鲜明的对照。意思是这座巍然耸立的高楼,它曾经是全蜀政治军事的心脏,成为西川制高点的象征;而此时时过境迁,登楼便能看到边地的烽火了。通过这样的对照,西川地区今昔形势的变化,朝廷用人的得失,都从这座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建筑物集中地表现了出来;而诗人感时伤事、忧深思远的心情,亦即杜甫所说“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还仗出群才”(《诸将》)之意,也就深情若诉了。再从句法上来看,“诸将”句陡然一转,与上文跳脱开来,而末句又一笔兜了回来,仍然归结到筹边楼,说的仍然是登楼眺览,真是硬语盘空,力透纸背。

  此诗前两句写景,气象万千;后两句叙事,说明时移势异。诗人的沉痛感受与前两句的壮伟大不相同,在前后对比描写之中,充分显示出女诗人心系国势盛衰的宏深器识和忧国忧民的生动形象。在一首短短的七言绝句里,有议论,有感慨;有叙述,有描写;有动荡开阖,有含蓄顿挫,在中唐诗中并不多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薛涛介绍和薛涛诗词大全

诗人: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6岁入乐籍,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恋爱期间,薛涛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脱乐籍后终身未嫁......
复制作者 薛涛
猜您喜欢

自盱之临川早发

形式:

扁舟催早发,隔浦遥相语。 鱼色暗连山,江波乱飞雾。 初辞梁安峡,稍见石门树。 杳杳一声钟,如朝复如暮。

复制 揭傒斯 《自盱之临川早发》
类型:

春日过奉诚园

形式:

帝里阳和日,游人到御园。 暖催新景气,春认旧兰荪。 咏德先臣没,成蹊大树存。 见桐犹近井,看柳尚依门。 献地非更宅,遗忠永奉恩。 又期攀桂后,来赏百花繁。

复制 畅当 《春日过奉诚园》
类型:

沈石田山水

形式:

翠竹碧桐秋气高,洞庭南望俯亭皋。 怪来落叶兼风下,知是幽人读楚骚。

复制 李东阳 《沈石田山水》
类型:

秋夜遣怀

形式:

六年归卧水云乡,本自无闲可得忙。 羸病岂知身尚健,迂疏真与世相忘。 霜清水落年华晚,月黑枭鸣夜漏长。 琐琐井蛙何足计,一篇秋水笑蒙庄。

复制 陆游 《秋夜遣怀》
类型:

观叔祖少卿奕棋

形式:

世上滔滔声利间,独凭棋局老青山。 心游万里不知远,身与一山相对闲。 夜半解围灯寂寞,樽前翻却酒阑珊。 因观胜负无常在,生死□□□不关。

复制 黄庭坚 《观叔祖少卿奕棋》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