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曲·云笼月

时间:2024-06-03 10:37:58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吹灭。
类型: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月亮被层云笼罩,阵阵晚风吹动悬挂在画檐下的铁马铜铃,所当作响,这使得人更加感到悲凉凄切。起身挑挑灯芯,想把自己所有的思念、所有的悲苦、所有的怨恨都写下来说给心上人听,可是又长叹一声,想把灯吹灭,不再写了。

注释
双调:宫调名。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
风弄铁:晚风吹动着挂在檐间的响铃。铁:即檐马,悬挂在檐前的铁片,风一吹互相撞击发声。
两般儿:指“云笼月”和“风弄铁。”凄切:十分伤感。
剔银灯:挑灯芯。银灯,即锡灯。因其色白而通称银灯。
吁气:叹气。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元散曲表现思妇的凄苦,往往设身处地,曲尽其致。这首小令,就有着这种熨帖细微的特点,其最出色的地方就是意境绝妙。

  起首两句,写云层遮住月亮,夜风将檐前铁马吹得叮当作响。前者为色,造成昏暗惨淡的效果;后者为声,增添了凄清孤寂的况味,所以接下去说“两般儿助人凄切”。用一个“助”字,说明曲中的思妇凄切已久。这“两般儿”已足以设画出凄凉的环境,从而烘托出人物的境遇及心情。

  思妇对这“两般儿”如此敏感,是因为她独守长夜。这种凄切的况味难以忍受,亟须排遣,于是就有了四、五两句的情节。灯盖里的灯草快燃尽了,思妇将它剔亮——这也说明她在黑夜中确实已挨守了好多时候。剔亮银灯的目的,是为了将心中的思情同眼前的悲苦写在信上,好寄给远方的丈夫。却不料一声长叹,无意间竟把灯吹灭了。这两句针线细密:“剔银灯”回应“云笼月”,云蔽月暗,光线昏淡,加上银灯又不争气,灯焰将尽,故需要“剔”;而“长吁气”则暗接“风弄铁”,窗外的风儿足以掀弄铁马,毕竟还未能影响室内的银灯,如今居然“一声吹灭”,足见长吁的强烈。这个小小的片段,既出人意外,又使人觉得极为真实;女主人公的心事和愁情虽没有写成,却一清二楚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个结尾堪称出色。灯到底吹灭与否,作者未明言说破,或是故意不说破,这就使读者自然去想象曲子中之女主人公欲吹不忍,不吹又于心难平的矛盾心理和复杂表情,揣摩诗句所包含的爱恨交织的情韵。可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的诗理。

  《彩笔情辞》载卢挚的《寿阳曲·夜忆》四首,其中之一与此曲仅有少量不同,全文是:“窗间月,檐外铁,这凄凉对谁分说。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把灯吹灭。”两作孰先孰后不易确定,不过末句是“一声吹灭”比“把灯吹灭”更有韵味。又《乐府群玉》有钟嗣成《清江引·情三首》,其一曰:“夜长怎生得睡着,万感着怀抱。伴人瘦影儿,唯有孤灯照。长吁气一声吹灭了。”钟嗣成是元晚期作家,其末句构思无疑是受了此曲的影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马致远介绍和马致远诗词大全

诗人:马致远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
复制作者 马致远
猜您喜欢

过姑苏

形式:

城上云山罨画遮,城中民物压纷奢。 金银璨错三千界,丹碧连绵几万家。 麋鹿屡经成故事,燕莺依旧爱新花。 清贫本是书生分,只想山林景物嘉。

复制 曹伯启 《过姑苏》
类型:

雪后十日始大晴喜作

形式:

十日雪阴今日晴,北窗旭红吾眼明。 树头玉花故片片,檐底珠雨时声声。 总愁千村露摇落,暂喜二候还澄清。 放衙蜡屐何所念,石湖湖头双桨横。

复制 王世贞 《雪后十日始大晴喜作》
类型:

圣政更新诏书正告讦之罪因得小诗十首

形式:

圣朝遂失诛元载,公议犹能去霍山。 落胆徒闻温御史,不知睿意在群奸。

复制 韩元吉 《圣政更新诏书正告讦之罪因得小诗十首》
类型:

送子云五首 其二

形式:

薄宦何堪远,兄今奉板舆。 猫头供美笋,玉板荐嘉鱼。 川陆徐行李,暄寒慎起居。 会因回雁足,时一问何如。

复制 韩元吉 《送子云五首 其二》
类型:

赠王弘文

形式:

识面鬷明已见心,新篇来往得规箴。 百年浩气充天地,一缕斯文自古今。 南徼青山怜远别,中天明月照孤吟。 论交愿保坚贞操,雪后松筠翠更深。

复制 祁顺 《赠王弘文》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