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时间:2024-06-03 05:11:14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翛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軿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凝聚起来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处。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的松树和山下的流水。那些行动的物体全在视野之中,天那么高,地那么平,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仙人相见。云彩聚集,星斗挪动,仙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金色的霞光从东面渐渐升起,月轮西斜,仙影远去,我还在频频回望。只因为良辰美景难以再回来,以后到了中秋这天应该很惆怅吧! 诗里面的「少君」是指能和神仙沟通的人。西汉武帝时有一个方士叫李少君,他自言见过神仙,能得长生不老之法,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以后人们就以「少君」代指游仙的向导。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七言古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跌宕之感。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归;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人生祸福无常,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的感慨之作。也许这种种理解,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禹锡介绍和刘禹锡诗词大全

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复制作者 刘禹锡
猜您喜欢

题东坡书楚颂卷

形式:

欧公家颍川,坡老田阳羡。 是皆非吾土,而乃此留恋。 种橘知何时,何时归去兮? 归而谋之妇,惜无李衡妻。

复制 滕斌 《题东坡书楚颂卷》
类型:

满路花岩

元代 : 无名氏
形式:

四大元无我,五蕴本来空。休争人与我,逞英雄。贵贱贤愚,到了梦魂中。 百年亲眷属,电里红光,早宜各自牢笼。劝君勤修炼,常照主人公。 来时无一物,去时空。人生有限,贪爱转无穷。不如随分过,一点灵光,自然明月清风。

复制 无名氏 《满路花岩》
类型:

盛山十二诗绣衣石榻

形式:

巉巉雪中峤,磊磊标方峭。 勿为枕苍山,还当础清庙。

复制 韦处厚 《盛山十二诗绣衣石榻》
类型:

送令狐绹

形式:

梁园趋戟节,海草几枯春。 风水难遭便,差池未振鳞。 姓名犹语及,门馆阻何因。 苦拟修文卷,重擎献匠人。 吟看青岛处,朝退赤墀晨。 根爱杉栽活,枝怜雪霰新。 缀篇嗟调逸,不知揣才贫。 早晚还霖雨,滂沱洗月轮。 揠苗方灭裂,成器待陶钧。 困坂思回顾,迷邦辄问津。 数行望外扎,绝句握中珍。 是日荣游汴,当时怯往陈。 鸿舂乖汉爵,桢病卧漳滨。 岳整五千仞,云惟一片身。 故山离未死,秋水宿经旬。 下第能无恧,高科恐有神。 罢耕田料废,省钓岸应榛。 慷慨知音在,谁能泪堕巾。

复制 贾岛 《送令狐绹》
类型:

赠彭蟾处士

形式:

不阻兵散乱,穿杨已迭双。 文深李北海,诗净贾长江。 退隐斸山药,醉眠凭酒缸。 年年搜草泽,未便老书窗。

复制 王贞白 《赠彭蟾处士》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