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至江州问王使君的拼音版

时间:2024-06-03 11:56:53

  • jiǔ
    zhì
    jiāng
    zhōu
    wèn
    wáng
    shǐ
    使
    jūn
  • cài
  • jiǔ
    xún
    yáng
    xiàn
    mén
    mén
    yǒu
    huā
  • bái
    jīn
    sòng
    jiǔ
    ruò
    shì
    táo
    jiā
蔡孚介绍和蔡孚诗词大全

蔡孚

唐人。玄宗开元初任左拾遗。八年,任中书舍人。工诗,与张说友善。开元二年诏祠龙池,孚献《龙池篇》,朝臣多和之,后即以为《享龙池乐章》。...
复制作者 蔡孚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草部 · 常山

形式:

释名 恒山、互划、鸡屎草、鸭屎草。 气味 苦、寒、有毒。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常山》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水蓼

形式:

释名 虞蓼、泽蓼。 气味 (茎、叶)辛、无毒。 主治 蛇咬伤。用水蓼茎、叶捣敷。 脚气肿痛成疮。用水蓼汁搽洗。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水蓼》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藜芦

形式:

释名 山葱、葱苒、葱炎、葱葵、丰芦、憨葱、鹿葱。 气味 辛、寒、有毒。 主治 风痰。用藜芦十分、郁金一分,共研为末。每服二、三分,温浆水一碗送下。 中风,牙关紧闭。用藜芦一两,去苗头,在浓煎的防风汤中泡过,焙干,切细,炒成微褐色,研为末。每服半钱,小儿减半。温水调药灌下。以吐风涎为效,末吐财服。又方:治中风后口吐涎沫,喉中发拉锯声:取藜芦一分、天南星一个(去浮皮,挖一小坑,倒入醋少许,在火上烘成黄色),共研为末,加生面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温酒送下。 痰疟。用藜芦末半钱,温齑水调下。引吐为好。又方:藜芦、皂荚(炙)各一两,巴豆二址五枚,熬黄,研成末,加蜜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空心服一丸,未发病时服一丸,临发病时又服一丸。宜暂时禁食。 黄疸肿疾。用藜芦在火灰中炮过,取出研细。每服小半匙,水送下。数服可愈。 牙齿虫痛。用藜芦研为末,填入病齿孔中,有特效。但不能吞汁。 头风白屑。甚痒。用藜芦末掺入头发中,把头包二天,避风。 疥癣虫疮。用藜芦末调生油涂搽。 误吞水蛭。用藜芦炒过。研为末,水送服一钱刚愎自用将水蛭吐出。 附方 藜芦和常山都是驱痰药,但作用不同。李时珍说:“吐药不一,常山吐疟痰。瓜丁吐热痰,乌附尖吐湿痰。莱菔子吐气痰。藜芦则吐风痰者也。”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藜芦》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芫花

形式:

释名 杜芫、赤芫、去水、毒鱼、头痛花、儿草、败华。根名黄大戟、蜀桑。 气味 (花、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 突发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枣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干,一天吃五枚,必愈。 咳嗽有痰。用芫花一两(炒),加水一升,煮开四次,去渣,再加入白糖半斤。每服约一个枣子大的量。忌食酸咸物。 干呕胁痛(伤寒有时头痛,心下痞满,痛引两胁,干呕短气,汗出而不恶寒)。用芫花(熬过)、甘遂、大戟,等分为末。以大枣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后,去渣纳药。体壮者服一钱,弱者半钱,清晨服下。能下泻则病除,否则次晨再服药。此方名“十枣汤”。 水肿。用上方(十枣汤)加大黄、甘草五物各一两,大枣十枚,同煮,如法服。另方:药中再加硭硝一两。 久疟,腹胁坚痛。用芫花(炒)二两,朱砂五钱,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枣汤送下。 水盅胀满。用芫花、枳壳等分,先以醋把芫花煮烂,再加可枳壳煮烂,一起捣匀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送下。 子宫结块,月经不通。用芫花根三两,锉细,炒黄,研为末。每服一钱,桃仁煎汤调下。泻下恶物即愈。 牙痛难忍,诸药不效。用芫花末擦牙令热。痛定后,以温水漱口。 痈肿初起。用芫花末和胶涂搽。 痔疮。用芫根一把,捣烂,慢火煎成膏,将丝线于膏内度过,以线系痔,当有微痛的感觉。等痔疮干落后,即以纸捻蘸膏纳入肛门中,可以便痔疮断根。另方:只捣汁浸线一夜即用,不必熬膏。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芫花》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马兜铃

形式:

释名 都淋藤、独行根、土青木香、去南根、三百两银药。 气味 (实)苦、寒、无毒。 主治 水肿喘急。用马兜铃煎汤,每日服。 肺气喘急。用马兜铃二两,去壳及膜,酥半两,一起拌匀慢火炒干,加甘草(炙)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七,用水一碗,煎至六成,温服,或噙口中咽服。 痔瘘肿痛。把马兜铃放入瓶中,烧回熏患处,有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马兜铃》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