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长安使寄裴尚书

时间:2024-01-14 23:22:27

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
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
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
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
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传说合浦有一株杉树,随风远向北方洛阳飞。
胡马感北风尚知嘶鸣,南冠羁居却不能回归。
目送云彩向家乡飘去,离开琴弦手指仍自挥。
秋蓬飞荡失去原住所,光阴转芳草多次芳菲。
长声叹息旅途关山月,风尘沾满天涯客子衣。

注释
裴尚书:裴忌,字无畏。陈宣帝时历位都官尚书。
“传闻” 两句:据晋刘欣期《兖州记》合浦东有一一杉树,叶落,随风入洛阳城内。
南冠: 夏秋楚人之冠。后来也作为远使或囚犯的代称。
“去云”两句:用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句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陈文帝天嘉四年(563),作者正流寓岭南,恰逢长安有使者至,便写此诗寄交在朝中任尚书的裴忌,表述了自己在异乡愁苦万端而急盼思归的心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起首两句是“兴”,即唤起。合浦(今属广东)指作者流寓之地,洛阳非实指,意思是合浦之杉叶尚能遥飞到洛阳,自己却流落异域,人不如叶。诗人知道岭南的杉叶飞到洛阳是不可信的,所以用“传闻”二字;然而愿望却在挑动诗人,并激发了诗人的想象力。虚幻与常识的起迭,失望与希望的对流,这种心理上的矛盾在乱世尤其表现得突出,因而这两句也有它的社会内容。

  “北风”两句是对“传闻”两句的曲折承接,从南与北的地理的间隔上,又暗寓着南北朝在政治上的对立。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是诗人的迫切愿望,但国土的分裂使他无法实现这愿望,因而“南”、“北”这两个字,也成为诗人的敏感性的词眼。

  前四句是诗人的独白,五、六两句才转入赠诗的对象。诗人和长安使之间应当有对话的,却以目送手挥来代替。诗人要着重表达的是离别时的情绪。这两句原是化用嵇康赠人诗的句意,但加上“徒送”的“徒”,就加强了感伤的效果。江总原来也是以使臣身分而到岭南,这时眼睁睁地望着长安使从他身边离去,自己却仍然留滞着。一去一留,其中就有多多少少要说的话,如同小河下面的潜流。

 “秋蓬”句是比自己,“春草”句是说自己在客地已经度过几个春天。但春草的年年芳菲,徒然增添了自己的惆怅。《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唐代王维《送别》也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句,用意都有共通处。

  末两句以关山逗客子,以月光逗风尘:明月本是普照大地的,但对诗人来说,能够让光照到的也唯有衣衫上的风尘而已。

  全诗前八句用比喻,对仗也很工整,却不雕琢,这一方面固然表现出作者的才力,一方面也因作者是南朝后期的人,诗的格律正在逐渐趋向成孰稳定。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江总

南朝陈济阳考城(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字总持。江紑子。起家梁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笃学有辞采,深受梁武帝嗟赏。侯景之乱,流寓岭南。陈文帝天嘉四年,以中书侍郎征还。陈后主立,历尚书令。当权任宰,......
复制作者 江总
猜您喜欢

《晋书》引逸诗

: 无名氏
形式:

羽觞随波。

复制 无名氏 《《晋书》引逸诗》
类型:

送闵思齐浙东帅府掾

形式:

南越连闽徼,东瀛贡百蛮。 军营威帅阃,记室比官班。 之子称时彦,群公誉早攀。 诗坛堪白战,幕府政朱颜。 横槊金飙动,谈兵玉帐闲。 货通夷舶富,民羡国风还。 夜柝鲸潜海,春旗豹隐山。 携琴游有暇,挈榼酒休悭。 将佐知书贵,勋名待诏颁。 孟坚词讼作,留照汗青间。

复制 宋无 《送闵思齐浙东帅府掾》
类型:

赠张梅间

形式:

故人谁似此君贤,涉难交情晚更坚。 迂路出城寻故友,移床就月话当年。 霓裳曲奏忘天上,博望槎回记海边。 归去莼鲈随地有,别来须鬓得秋先。

复制 周霆震 《赠张梅间》
类型:

宗阳宫,次杨仲弘老君台观月诗韵

形式:

当时诸老宗阳会,月与浮云几变更? 丁令岂知为鹤事,道人犹作卖花声。 天溥露色开蟾境,秋送商声入凤笙。 谁信紫薇垣内客,今宵又复到蓬瀛。

复制 张昱 《宗阳宫,次杨仲弘老君台观月诗韵》
类型:

送医僧有空海

形式:

举眼空四海,大地岂无人。 尔佛慈悯故,疾患缠其身。 橐有千金药,可回万化春。 稽首耆婆尊,永言济斯民。

复制 黄玠 《送医僧有空海》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