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呈馆中诸公

时间:2024-06-03 06:07:31

新烟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上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雨醉京华。
类型: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树树杨柳披拂着新火的轻烟,沿随着官墙透迤蜿蜒;杏仁麦粥香气溢散,家家户户互相馈送,一片腾欢。
都城南京的城郭四周,举目但见无尽的青山;节逢清明,更令客子无不把家乡深深怀念。
看那卞壶祠边春草迷乱,莫愁女的故居前已被落花铺满。
幸亏还有馆中诸公共同作伴,不妨打来美酒痛醉一番。

注释
馆中诸公:即史馆中一同修史的宋濂、王祎、朱右等十六人。馆:指翰林院国史编修馆。
新烟,古时风俗,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禁火冷食,次日重新生火,故曰新烟。禁垣(yuán):皇宫的围墙。
杏酪(lào):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
白下:南京的别称。
卞(biàn)侯:卞侯即晋朝的卞壶。他曾任尚书令,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
卢女:即莫愁,古代善歌的女子。
待诏:明代翰林院所设官职,主管文件奏疏。此指修史。
京华:即京都。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诗人高启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在南京与宋濂等人编修《元史》始成,其正值清明时节,诗人与翰林同官唱和玩乐,写下了这首诗。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清明节,旧时风俗为人们扫基祭祖的日子,所以最易触发客居在外的游子的乡思。这首诗所抒写的心情也大抵如此,只是它表现得特别含蓄委婉、曲折隐微,在高启的律诗中又是一种格调。

  “清明无客不思家”,既曰“无客不”,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在内。不过,全诗直接抒写思家之情语,仅此一句,其余则着力描写最物,如垂柳、杏酪、青山、芳草、落花等,可谓色彩缤纷,明丽如画,甚至有画所难到者。但这一切,似并未使作者陶醉,从而消释其思家之情,相反地,见景生情,反而更衬托、引发了他的思乡情。

  官墙外的垂柳,丝丝弄碧,新烟萦绕;人家所精心制作的杏酪,散发出阵阵的芳香。这风光节物无不在告诉作者清明节的到来,自然也会唤起他往岁在家乡与家人共度佳节的种种回忆。这一来,客居青山环绕的京师金陵的作者,自然便思念起家乡来了。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五、六两句,意更深曲复杂。迷芳草,芳草萋萋,一片凄迷,化用《楚辞·招胞士》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婆婆。”已寓有思归之意。而作者偏又以芳草与卞侯墓并置,以落花与莫愁女映照,似更富有富贵难久恃,盛时难长留的感慨。

  作者来京前曾写道:“北山恐起移文诮,东观惭叨论议名。”(《被诏将赴京师御别亲友》)于《赴京道中逢还乡友》诗中又曾写道:“我去君却归,相逢立途次。欲寄故乡言,先询上京事。”对自己来京任职内心显然已有矛盾和疑虑。加之写罢此诗后仅四个月,朱元璋召见作者,面授户部侍郎,他却固辞不受,遂被放还。因而,在他的思家之情中交织有上述的感慨,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也正是因此,他才写出了末尾两句的强自宽慰之词:幸而有几位同院的故友,可与沽酒共饮,一醉京华。其意正是针对暗含于上述节物风光描写中的寡欢、不幸心情而言,而“醉京华”之“醉”,也是为了谴闷宽怀而醉,而非缘欢快而取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树树杨柳披拂着新火的轻烟,沿随着官墙透迤蜿蜒;杏仁麦粥香气溢散,家家户户互相馈送,一片腾欢。 都城南京的城郭四周,举目但见无尽的青山;节逢清明,更令客子无不把家乡深深怀念。 看那卞壶祠边春草迷乱,莫愁女的故居前已被落花铺满。 幸亏还有馆中诸公共同作伴,不妨打来美酒痛醉一番。

注释

馆中诸公:即史馆中一同修史的宋濂、王祎、朱右等十六人。馆:指翰林院国史编修馆。 新烟,古时风俗,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禁火冷食,次日重新生火,故曰新烟。禁垣(yuán):皇宫的围墙。 杏酪(lào):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 白下:南京的别称。 卞(biàn)侯:卞侯即晋朝的卞壶。他曾任尚书令,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 卢女:即莫愁,古代善歌的女子。《江宁府志》:“三山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家。此有莫愁湖。” 待诏:明代翰林院所设官职,主管文件奏疏。此指修史。 京华:即京都。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清明呈馆中诸公》是明代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写了清明时节南京城内外无限的春意以及客居外乡的游子们思念家乡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美好的心情和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全诗上联写景,下联写情,似断实连,且立意新巧,对仗工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姜汉椿《元明清诗鉴赏》:“这首七律写得从容委婉,清丽动人,有唐人风。”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高启介绍和高启诗词大全

诗人: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
复制作者 高启
猜您喜欢

题杨妃横玉图

形式:

天宝年间好太平,华清小殿称人情。 如何玉笛才拈起,便作风吹别调声。

复制 张昱 《题杨妃横玉图》
类型:

凉风亭睡觉

形式:

饱食缓行新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 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

复制 裴度 《凉风亭睡觉》
类型:

送唐曙台客部告还南海用王宗伯韵

形式:

清时何意厌朝参,郎舍频抽碧玉簪。 万里亲闾炎海上,十年归梦大江南。 云霞近傍仙城五,松菊重开客径三。 闭户书成应更早,好令白马绌玄谈。

复制 于慎行 《送唐曙台客部告还南海用王宗伯韵》
类型:

魏徵引谚

唐代 : 无名氏
形式:

丰年珠玉,俭年谷熟。

复制 无名氏 《魏徵引谚》
类型:

扬雄墨池

形式:

宅废经池在,人亡墨溜乾。 蟾蜍兼滴破,科斗共书残。 蠹罢芸犹翠,蒸馀竹自寒。 他杨无可问,抚物费长叹。

复制 宋祁 《扬雄墨池》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