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时间:2024-06-03 03:52:43

晚来风起撼花铃。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晚问风来,吹响了护花铃,碧山亭里正满怀愁绪的人听不得这般铃声,而泉声雨声也交织而来,更让人无法承受。
你行踪不定,音讯全无,我百无聊赖,愁绪无法向关心自己的人诉说。连梦够也总是模糊不清,又何必把梦早早催醒呢。

注释
太常引:词牌名,又名《太清引》《腊前梅》,双调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
花铃:即护花铃。
无凭踪迹:踪迹全无,难于寻觅。无凭:无所凭据,即无法寻找。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一首《太常引》,没有确切时节,没有确切地点,多次查阅资料亦是无果。于是,后人只能旁证推测,这应是纳兰离家夜宿别处而发的感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词虽然是容若无聊之时所写,但所写的内容依然离不开一个“愁”字。“晚来风起撼花铃,人在碧山亭。”在夜晚起风的时候,吹动了护花铃铛,在碧山亭里的人听到了这铃声。远山之中,小小的亭子中,站着一个满怀愁绪的人。他独自想着心事,忽然听到风吹动铃铛,发出声响。那声响如此孤寂,简直要比独站山中还要孤寂。

  这是容若心事的开头,他站于亭子中央,沉默望山,郁郁往事缠绕在容若心头,无法散去。本就十分忧愁,偏偏还听到了那孤寂的铃声,更是愁上添愁,更何况这山中的泉水声、雨声相互夹杂,混杂到一起,更是让人不忍去听。

  “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这是一句写实的词句,更是一句无可奈何的阐述。但是词人却无处可躲,世界之大,无处清静。容若有着独一无二的才华,他的故事广为流传。但他不为所累,想要遗世独立,可是照此看来,他如何能够独立,所谓的独立,不过是出世者自说自话的一个圆满的谎言罢了。

  容若这首词,上片是写山间声响,下片则是开始了对现实的抒情。“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自己的心究竟能告诉谁。“无聊心绪”,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一个天真忧郁的男子,在最好的年华,却是已经往事萦怀。

  只怕只有这世间难得的真情,会让他动心,在春日里,容若只身立于山中的亭子下,看着远山,听着寂寞的声响,伤怀。仅此而已。容若就是这样,简单地生活着,无论是快乐还是忧伤,都不需要理由。

  “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这份忧伤或许入梦可以缓解,但是那山中的响声,又生生地将梦叫醒。找不到一个毫无烦忧的地方,这也是纳兰疑惑的地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纳兰性德介绍和纳兰性德诗词大全

诗人:纳兰性德

清满洲正黄旗人,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祖姑孟古哲哲......
复制作者 纳兰性德
猜您喜欢

题盛叔章画

形式:

草堂只在南湖上,山色水光相与清。 沤鸟不来鱼不起,落花风扬读书声。

复制 王璋 《题盛叔章画》
类型:

酹江月登古容城有感城阴即静修刘先生故居

形式:

天山巨网,尽牢笼、多少中原人物。赵际燕陲,空老却、千仞岩岩苍壁。古柏萧森,高松偃蹇,不管飞冰雪。慕膻群蚁,问君谁是豪杰。 重念禹迹茫茫,兔狐荆棘,感慨悲歌发。累世兴亡何足道,等是轰蚊飞灭。湖海襟怀,风云壮志,莫遣生华发。中天佳气,会须重见明月。

复制 安熙 《酹江月登古容城有感城阴即静修刘先生故居》
类型:

静夜酬通上人问疾

形式:

东林生早凉,高枕远公房。 大士看心后,中宵清漏长。 惊蝉出暗柳,微月隐回廊。 何事沈疴久,含毫问药王。

复制 钱起 《静夜酬通上人问疾》
类型:

送陶太博通判广信军

形式:

平时易水头,不复起边愁。 壮士去来久,寒波空自流。 临塘移鹭羽,隔戍见毡裘。 半似江南美,军和胜宴游。

复制 梅尧臣 《送陶太博通判广信军》
类型:

次韵旴江李君昉见寄二首时李在包守郡斋

形式:

久作丹丘客,疑君去复来。 高吟闯风雅,妙句斫琼瑰。 道谊心千古,文章水一杯。 荷花时话别,别后又梅开。

复制 戴复古 《次韵旴江李君昉见寄二首时李在包守郡斋》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