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

时间:2023-12-27 01:51:38

恻恻轻寒剪剪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类型: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切肤的轻寒刺面的风,梅花如飘雪,杏花正红。
夜深里,斜搭上的秋千索静静地悬着,烟雨朦胧之中,隐约可见那座楼阁。

注释
恻(cè):凄恻。这里作者含主观感情色彩来写对天气冷暖的感受。翦翦(jiǎn):指春风尖利,砭人肌肤,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
“小梅飘雪杏花红”句:仲春之际,梅花已谢,纷纷飘落,而桃杏花却刚刚盛开。一作“杏花飘雪小桃红”。
斜搭秋千索:据《古今艺术图》等资料记载,当时北方寒食节,有女子荡秋千为戏的习俗。斜搭:指秋千索斜挂在木架上。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据作者《香奁集》记载,诗人在往岁的寒食节,曾与一位女子有过一段情缘,但后来彼此分开了。在《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说得更加明显,这首诗显然是因怀念那位阔别三千里的情人而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恻恻轻寒翦翦风。”首句从寒食节的气候写起。“恻恻”,是形容轻寒的气候呈现凄切之感;“翦翦”,是形容风轻微而带有寒意。这句正点寒食节“乍暖还寒”的特点,借轻寒的微风,渲染一种凄迷黯淡,但又并不十分沉重的气氛。“恻恻”、“翦翦”两个叠字,声音轻细,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

  “小梅飘雪杏花红。”次句仍点时令,但转从花的开落角度写。梅花已经开过,正飘散着雪白的花瓣,杏花却开得正鲜艳。这句色彩的对比鲜明,画出寒食节明丽的春光,与上句的色调恰成对照。如果说上句多少透露出因怀人而产生的凄迷孤寂之感,那么这句则与记忆中的温馨亲切的往事不无关系。《寒食夜有寄》说:“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可以证明梅、杏与往昔情缘的关系。夜间是看不见“小梅飘雪杏花红”的景象的,这正可以进一步证明这句所写的并非眼前实景,而是记忆中的景象。一、二两句的含义则是:身上感受到恻恻轻寒和丝丝寒风,闻到梅花和杏花的香味,于是才意识到,一年一度的寒食节又来临了,又是“小梅飘雪杏花红”的时节了。

  正因为前两句在写景中已经暗暗渗透怀人的感情,因此第三句便直接联想起与这段情缘有关的情事。“夜深斜搭秋千索”,表面上看,似乎这只是写诗人夜间看到附近园子里有一座秋千架,秋千索斜斜地搭在架上。实际上诗人的这段情缘即与寒食节荡秋千的习俗有关。《开元天宝遗事》说,天宝年间,“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可见秋千之戏为寒食节特有的文娱体育活动,且以女子戏者为多。据《香奁集》记载推断,诗人与他所恋的情人,正是在寒食节的秋千架旁结下一段情缘。因此,夜间瞥见秋千架的暗影,便情不自禁地想到当年的情事。

  往事如烟,现在对方“阔别三千里”,踪迹杳然,不可复寻。在怀旧的怅惘中,诗人透过朦胧的夜色向秋千架的方向望去,只见楼阁的暗影正隐现在一片烟雨迷蒙之中。这景色,将诗人思而不见的空虚怅惘和黯然伤魂,进一步烘托出来。

  这首怀旧诗,通篇只点染景物,不涉具体情事,也没有一处直接抒写怀旧之情,全借景物暗示、烘托,境界朦胧。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切肤的轻寒刺面的风,梅花如飘雪,杏花正红。 夜深里,斜搭上的秋千索静静地悬着,烟雨朦胧之中,隐约可见那座楼阁。

注释

恻(cè):凄恻。这里作者含主观感情色彩来写对天气冷暖的感受。 剪剪(jiǎn):指春风尖利,砭人肌肤,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 「小梅飘雪杏花红」句:一作「杏花飘雪小桃红」。仲春之际,梅花已谢,纷纷飘落,而桃杏花却刚刚盛开。 斜搭:指秋千索斜挂在木架上。 斜搭秋千索:据《古今艺术图》等资料记载,当时北方寒食节,有女子荡秋千为戏的习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诗描画的是一个春色浓艳而又意象凄迷的细雨尖风之夜,表面上只写景物,但景中见意,篇内有人,字里行间浮现着流连怅惘,抒写了诗人怀旧之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北宋·陈正敏《遁斋闲览》:韩致尧诗,词致婉丽,如此绝者是也。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李长吉「桃花乱落如红雨」,韩致光「杏花飘雪小桃红」,桃花红而长吉以雨比之,杏花红而致光以雪比之,皆可为善用不拘拘于故常者,所以为奇。不然,柳雪、李月、梨雪、桃霞,谁不能道? 清末·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春日多雨,唐人诗如「春在濛濛细雨中」、「多少楼台烟雨中」,昔人诗中屡见之。此则写庭院之景,楼阁宵寒,秋千罢戏,其中有剪灯听雨人在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韩偓介绍和韩偓诗词大全

诗人: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
复制作者 韩偓
猜您喜欢

题园亭

形式:

把酒看花贫亦乐,携琴对竹静相宜。 客来若问朝家事,回首东风谢不知。

复制 陆文圭 《题园亭》
类型:

送朱仲山之京

形式:

麒麟出渥洼,意欲周八极。 刍豆岂不多,未便甘伏枥。 念君抱耿耿,坐视暄凉易。 忽辞白发亲,去作青云客。 应恐邓仲华,笑尔长寂寂。 鄙人属有念,未办经世策。 青灯雨如线,穷巷方偪仄。 县知掺斧斤,不必睨樗栎。 往哉布汝怀,庶用副前席。 勿云万户侯,自可谈笑觅。 百年滔滔内,岐路足南北。 出处会有为,聚散奚暇惜。 歌我辛苦词,送子远行役。 峥嵘壮士志,惨淡游子色。 那无平生期,慎尔保金石。 莫将贾生泪,先为离别滴。

复制 黄溍 《送朱仲山之京》
类型:

寄杨归一

形式:

出处久异矣,居常劳所思。 烟霄惟子未,鬓发已翁为。 世故岂须问,人生当自知。 林泉闻幸好,足可乐明时。

复制 文同 《寄杨归一》
类型:

残月其一

宋代 : 寇凖
形式:

半夜沉清影,宵残犹伴吟。 已甘垂树杪,由得挂天心。 淡色迷蓬户,馀光映宿禽。 谁家伤早别,凝思共沉沉。

复制 寇凖 《残月其一》
类型:

拟杜子美峡中意

形式:

天入虚楼倚百层,四方遥谢此登临。 惊风借壑为寒籁,落日容云作暝阴。 岘井北抛王粲宅,楚衣南逐女媭砧。 十年不识长安道,九籥宸开紫气深。

复制 宋祁 《拟杜子美峡中意》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