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雨

时间:2023-12-07 09:34:17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类型: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连绵不断的夜雨,留滞在长安之夜;独对黯淡的残灯,客子更触绪生愁。
我向往着的故乡,美丽的云水之地;怕的是归乡之梦,不宜于这个清秋。

注释
滞雨:久雨不止。一说为因雨而停滞之意。
云水地:等于说云水乡,云水弥漫之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滞雨》是一首羁旅诗。“独在异乡为异客”,孤单寂寞的处境本就容易滋生乡愁,更何况还是在秋雨绵绵的深夜?归思难收,归期无定,归梦不宜,这一切并不都是因为“滞雨”的缘故。

  首句“滞雨长安夜”交代时间地点和缘由,意思是说,下雨了,今夜只好滞留在长安。但诗人为什么不说“夜雨滞长安”呢?因为将“滞”字提前,不仅更能体现雨下得久,还能突出夜的漫长,好像是厚实、缠绵的雨连时间的脚步也阻碍了,迟迟不能到黎明。归心似箭,但偏偏又碰上似乎永无休止的连夜雨,给人一种无法排遣的无奈、凝重之感。也为后面的“客愁”、“归梦”蓄势。

  “残灯独客愁”描写场景:一盏灯油将尽的孤灯之下,坐着一个满脸愁容的独客。“残灯”,不仅不能给人以光明、温暖的感觉,与外面无尽的雨夜相比,它反而更让人觉得凄凉、忧伤。灯已残,说明独坐已久;独坐久,说明客难眠;客难眠,说明乡愁深。“残灯独客”与前面的“滞雨夜”共同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孤寂凄清的氛围,在这样的意境下,游子很自然会想到自己的故乡。

  “故乡云水地”是虚写,是故乡在云水相接的苍茫辽阔之地吗?是故乡有云重水复遥远的阻隔吗?还是故乡根本就不存在于现实,而只在自己如行云流水般飘渺的乡思中吗?这一句体现了诗人特有的朦胧性,怎么理解似乎都可以,怎么理解都给人一种真实而亲切的感受。

  “归梦不宜秋”是直抒感慨,语似直切,实则含蓄。雨夜客居,残灯独坐,正是思乡梦回的“好”时候,为什么“不宜秋”呢?因为在诗人眼中,秋就是愁,秋风秋雨秋云秋水,无一不令诗人愁肠百结,在满目愁景的季节,在满怀愁绪的梦中,即使回到故乡,还不是一样愁苦?算了吧,不做归乡梦也罢!其实,这样的梦,在任何季节做都是“不宜”的。诗人在此说“不宜”,其实是“最宜”,有正话反说、不言神伤之妙。

  全诗主旨为思乡。前两句谓客居长安因天雨而行动受阻,独对残灯忧愁不寐,思念故乡;后两句推进一层,谓故乡本是烟树晴岚、碧水萦回之地,可是正值秋雨绵绵之时,即使梦回故里,所见也是霪雨霏霏,故归梦也不宜当此风雨潇潇之秋也。

  如果用知人论诗、以意逆志的方法来读这首《滞雨》,那么,“滞雨”是长期纠缠诗人的牛李两党的纷争与非议;“客愁”是诗人长期受到排挤压制,难以实现抱负理想、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对自己前途命运的迷惘和忧虑;“故乡”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归宿,是才显志成的美好境界。“归梦不宜”是不应该轻易放弃和退却,而应该再坚持等下去,孤独愁苦之后,一定会有雨过天青的时候。“归梦不宜”意为“长安宜留”,在京城之内、天子身边,机会总比“云水”之地要多一些吧。这里理解,意思就完全两样了。所以也可以说《滞雨》是一首托雨言志、寄意深远的“咏物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李商隐到唐朝京城长安应考,被考官贾餗所憎,未能及第,返回太原幕府。大和九年(835年)因悼念崔戎,再次进京。此诗大约作于此诗留京之后。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独在异乡为异客”,孤单寂寞的处境本就容易滋生乡愁,更何况还是在秋雨绵绵的深夜?归思难收,归期无定,归梦不宜,难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滞雨”的缘故吗?首句“滞雨长安夜”交代时间地点和缘由。将“滞”字提前,不仅更能体现雨下得久,还能突出夜的漫长,好像是厚实、缠绵的雨连时间的脚步也阻碍了,迟迟不能到黎明。归心似箭,但偏偏又碰上似乎永无休止的连夜雨,给人一种无法排遣的无奈、凝重之感。也为后面的“客愁”、“归梦”蓄势。 “残灯独客愁”描写场景:一盏灯油将尽的孤灯之下,坐着一个满脸愁容的独客。“残灯”,不仅不能给人以光明、温暖的感觉,与外面无尽的雨夜相比,它反而更让人觉得凄凉、忧伤。灯已残,说明独坐已久;独坐久,说明客难眠;客难眠,说明乡愁深。“残灯独客”与前面的“滞雨夜”共同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孤寂凄清的氛围,在这样的意境下,游子很自然会想到自己的故乡。 “故乡云水地”是虚写,是故乡在云水相接的苍茫辽阔之地吗?是故乡有云重水复遥远的阻隔吗?还是故乡根本就不存在于现实,而只在自己如行云流水般飘渺的乡思中吗?这一句体现了诗人特有的朦胧性,怎么理解似乎都可以,怎么理解都给人一种真实而亲切的感受。 “归梦不宜秋”是直抒感慨,语似直切,实则含蓄。雨夜客居,残灯独坐,正是思乡梦回的“好”时候,为什么“不宜秋”呢?因为在诗人眼中,秋就是愁,秋风秋雨秋云秋水……无一不令诗人愁肠百结,在满目愁景的季节,在满怀愁绪的梦中,即使回到故乡,还不是一样愁苦?算了吧,不做归乡梦也罢!其实,这样的梦,在任何季节做都是“不宜”的。诗人在此说“不宜”,其实是“最宜”,有正话反说、不言神伤之妙。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商隐介绍和李商隐诗词大全

诗人: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
复制作者 李商隐
猜您喜欢

寄郑高士

形式:

闭门凝坐学长生,七返还丹一息成。 野服春深裁白苎,山庖日午荐黄精。 烟中鹿引朝真驾,月下鸾随度曲笙。 却笑秦人太痴绝,楼船万里访蓬瀛。

复制 丁鹤年 《寄郑高士》
类型:

寄题顾仲瑛玉山诗一百韵

形式:

治理逢熙运,钦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载,上德配轩唐。 大业勤宏济,元臣协赞襄。 贤科收俊造,庭实璨圭璋。 入贡徕符拔,仪韶下凤凰。 普天均雨露,绝域总梯航。 每念京师食,遥需漕府粮。 神妃所庇护,飓母敢飞扬。 前队貔貅发,先驱罔象藏。 冷飙鼓万舵,朱火耀连樯。 帝策申嘉惠,祠官按典常。 赏劳兼湛濊,旌烈特巍煌。 仆本中林士,久陪东观郎。 遂叨乘驿传,遍与礼灵场。 簜节雕龙饰,华旗画隼翔。 冲流度鄞越,陟险过泉漳。 缅彼湄洲屿,崭然钜海洋。 蛟穿崖破碎,鲸蹴浪撞搪。 震鼓轰空阔,奔帆截渺茫。 岛夷迎使舸,瘴雾避天香。 嘉荐歆芬苾,阴功助翕张。 精诚致工祝,景贶答祯祥。 贾舶倾诸国,舆图奄八荒。 身虽距闽峤,志已略扶桑。 裴洞三生梦,温陵十月凉。 兹游平昔冠,夙愿一朝偿。 女髻皆殊制,蛮音各异乡。 地偏宜荔子,人最贵槟榔。 酿鹿肥漂酒,浇蚝液满房。 招贤簇车骑,挥扫积缣缃。 穷腊才竣事,暄春始趣装。 剑津传警急,汀贼起狓猖。 獠砦旋戡定,藩垣慎捍防。 思亲弥切切,行役更遑遑。 狐死嗟奚首,龟占喜允臧。 封崇晏坞内,木拱计峰旁。 薄宦祇牵率,孤踪易感伤。 暂为江左客,谁洒墓头浆。 逝矣川涂阻,凄其涕泪滂。 南园恰啼鴂,北路复鸣螀。 粤若娄东邑,由来汉太仓。 机云存故宅,吴会画雄疆。 遁迹晞高士,遗风挹让王。 厥田尤沃衍,比岁适丰穰。 老我张承吉,新知顾辟疆。 闻君占形胜,筑室恣徜徉。 铁笛留严客,青钱乞泰娘。 杏鞯红叱拨,兰柱绣鸳鸯。 辟径通佳处,栽桃带柳塘。 修梧羽葆盖,美竹碧琳琅。 列岫浓螺色,澄湖净镜光。 鸟边岚漠漠,鱼外水泱泱。 鹤驻游仙馆,鸾鸣种玉冈。 投竿钓月槛,隐几读书床。 云结芝英秀,花团桂树苍。 舫斋青筱箔,渔舍绿苔墙。 栋宇环相属,园池郁在望。 直疑金谷墅,还似辋川庄。 未获窥诗境,相邀到草堂。 开樽罗绮馔,侑席出红妆。 婉态随歌板,齐容缀舞行。 新声《绿水》曲,秾艳《大堤》倡。 宛转缠头锦,淋漓蘸甲觞。 弦松调宝柱,笙咽炙银簧。 倚策骖联辔,钩帘烛绕廊。 僰僮供紫蟹,庖吏进黄獐。 卜昼宁辞醉,留欢正未央。 分司莫惊坐,刺史欲无肠。 是集俱才彦,虚怀共颉颃。 珠玑散咳唾,律吕应宫商。 郑老经术富,于仙词翰长。 琦初灯并照,郯华骥同骧。 璧色笺毫健,吟篇彩绘彰。 拈题争点笔,得句倏盈箱。 劲敌千钧彀,精逾百炼钢。 语奇凌鲍谢,体变失卢杨。 瑛甫早有誉,亨衢那可量。 抟扶看怒翼,腾达待蜚黄。 既笃朋情重,仍持雅道昌。 披襟视肝胆,刻琰播文章。 永契欣依托,衰踪顿激昂。 盍簪承伟饯,授简藉馀芳。 自鄙冥搜拙,徒令属对忙。 端如享敝帚,何异贮奚囊。 谈笑聊堪接,赓酬曷足当。 吾犹郐以下,公等楚之良。 瓠落浑无用,艰难寔备尝。 拟为覂驾马,竟作触藩羊。 箸力频驰骛,功名几慨慷。 不嫌成晚合,深幸际时康。 邂逅因斯会,暌违又一方。 匆匆把别袂,眷眷赋河梁。 鸿雁清秋日,蒹葭昨夜霜。 关山凝朔气,星斗丽寒芒。 疾病家多难,归休岁亦阳。 苦心甘寂寞,短发任苍浪。 漏屋愁荷盖,尘衣惜蕙纕。 杜陵非固懒,贺监岂真狂。 回首长追忆,缄诗远寄将。 乾坤浩今古,此意讵能忘。

复制 张翥 《寄题顾仲瑛玉山诗一百韵》
类型:

送人红花栽

形式:

世上红蕉异,因移万里根。 艰难离瘴土,潇洒入朱门。 叶战青云韵,花零宿露痕。 长安多未识,谁想动吟魂。

复制 刘昭禹 《送人红花栽》
类型:

泛舟过吉泽

形式:

萧萧菰蒲如荻林,五月已觉秋意深。 烟波灭没有渔艇,浦溆飞鸣多水禽。 稽山出云极奇变,陆子岸帻方微吟。 一声菱唱起何许,洗尽万里功名心。

复制 陆游 《泛舟过吉泽》
类型:

忠上人携王生古砚夸余云是定州汉祖庙上瓦为之因作诗以答

形式:

砚取汉庙瓦,谁恤汉庙隳。 重古一如此,吾今对之悲。 既宝若圭璧,未知为用时。

复制 梅尧臣 《忠上人携王生古砚夸余云是定州汉祖庙上瓦为之因作诗以答》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