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时间:2024-01-13 10:20:42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
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五湖水色掩西施。
类型:

诗词引用

注释

⑴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得名。又名“小庭花”“玩丹砂”“怨啼鹃”“浣纱溪”“掩萧斋”“清和风”“换追风”“最多宜”“杨柳陌”“试香罗”“满院春”“广寒枝”“庆双椿”“醉木犀”“锦缠头”“霜菊黄”“频载酒”。此调有平仄两体,平韵见唐词,仄韵始自李煜。《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过片多用对偶。
⑵澹:也写作“淡”。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冰骨”两句,绘出屏中梅树之貌。两句脱胎于成语“冰清玉洁”,赞梅树之格调高雅。“木兰”,即木兰舟的省称。此言自己在观赏了友人的舟中梅屏后,感受到屏中梅枝玉骨冰清傲霜斗寒般的气质。“懒妆”一句,以梅拟人,写出梅枝的神韵。此句也是从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句中化出,赞屏中梅枝活似佳人之天生丽质,虽懒于梳妆打扮,然淡然而立,尽占春色,不愧为“东风第一枝”之称。此亦是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赞梅枝也。  

  “月落”两句,紧扣上片结句而生发开去。林逋《山园小梅》有“暗香浮动月黄昏”句,词人另辟蹊径,写自己对月落后溪边梅枝的感受:月儿虽然已沉没在小溪的尽头,梅枝的倩影却能长留在溪畔。此非影留,实是词人感情所系也。接着词人转而写实,言日长天久春天也会过尽,然而绘有“东风第一枝”的梅屏,却长留在舟中。“五湖”句,既点出“舟”字,也复赞梅屏。“五湖”,即太湖。西施曾从范蠡游五湖,此言李中斋小舟载着的梅屏,在千顷太湖的水色掩映下如西子之畅游五湖般的更显婀娜多姿。全词紧扣“舟中梅屏”,拟人状物反复咏叹,形神皆备,根本没有“用事下语太晦,人不可晓”(沈义父《乐府指迷》)之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吴文英介绍和吴文英诗词大全

诗人:吴文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
复制作者 吴文英
猜您喜欢

霹雳石

形式:

云根断裂翠崚嶒,匕箸都忘世已惊。 玉女今为捣衣石,晋人犹觅少微星。 松高琥珀无苗出,蟾老丹书满腹生。 却忆天台狂道士,石中衣祴竟通灵。

复制 陈樵 《霹雳石》
类型:

阮郎归 寿太乙真人李六祖

形式:

八千岁月作春秋。神仙第一流。笑看尘世等浮沤。家居麟凤洲。 才八十,尽优游。细斟双玉瓯。醉邀明月与同游。西风莲叶舟。

复制 刘敏中 《阮郎归 寿太乙真人李六祖》
类型:

移山樱桃

形式:

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斸山樱满院栽。 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

复制 白居易 《移山樱桃》
类型:

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

形式:

束书辞我下重巅,相送同临楚岸边。 归思几随千里水,离情空寄一枝蝉。 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 莫使蹉跎恋疏野,男儿酬志在当年。

复制 伍乔 《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
类型:

送枝江刘明府

形式:

老著青衫为楚宰,平生志业有谁知。 家僮从去愁行远,县吏迎来怪到迟。 定访玉泉幽院宿,应过碧涧早茶时。 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

复制 张籍 《送枝江刘明府》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