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归故山草堂

时间:2024-06-03 10:37:14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类型: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残,黄莺儿的叫声几乎听不到了,迎春花早已开过,只有片片杏花飞落芳尘。
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实在幽雅,惹人怜爱;它依旧苍劲葱茏,等待着我的归来。

注释
故山:因诗人久居蓝田谷口,心中一直将此地视为故乡,故称“故山”。草堂:茅草盖的堂屋。
春残:一作“残春”。黄鸟:即黄鹂、黄莺(一说黄雀),叫声婉转悦耳。
辛夷:又名紫玉兰、望春花,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
怜:喜爱。
清阴:形容苍劲葱茏的样子。
溪上:一作“谷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全唐诗》卷二三九与卷一五〇均录此诗,作者一为钱起,一为刘长卿。一般选本多编在钱起集下。

  此诗开篇点题。“谷口”二字,暗示了题中“故山草堂”之所在;“春残”二字,扣题中“暮春”;以下几句都是“归”后的所见所感,思致清晰而严谨。谷口的环境是幽美的,诗人曾说过:“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沉。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一径入溪色,数家连竹阴。藏虹辞晚雨,惊隼落残禽。”(《题玉山村叟屋壁》)春到谷口,更是别具一番景色。然而,此次归来却是“春残时节”,眼前已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了。木兰花比杏花开得早,所以诗说“辛夷花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烘托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气氛。

  然而,在这冷落寂寥的氛围中,诗人都却喜地发现窗前幽竹,兀傲清劲,翠绿葱茏,摇曳多姿,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诗人禁不住吟诵出:“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怜爱的就是幽竹“不改清阴”。“不改清阴”,极其简练而准确地概括了翠竹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的特征。“月笼翠叶秋承露,风亚繁梢暝扫烟。知道雪霜终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唐求《庭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你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竹石》)。诗人们讴歌的都是它“不改清阴”的品格。在这首诗中,钱起正是以春鸟、春花之“改”——稀、尽、飞,反衬出翠竹的“不改”,诗人爱的是“不改”,对于“改”持何态度,当然就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诗的一、二句并没有赞美春鸟、春花之意,更没有为它们的消逝而惋惜,而是在感慨它们随春而来,随春而去,与时浮沉,不能自立于世的品性。

  “画有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诗也可以说有在言中者,有在言外者。“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以流水对的形式,用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的写法,生动地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待我”之情。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畏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所以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它那深刻的蕴涵又给人无穷的回味。前人说:“员外(钱起)诗体格新奇,理致清瞻。文宗右丞(王维)许以高格”(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或许指的就是这一类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注释

春残:一作“残春”。 辛夷:植物名。指辛夷树或它的花。辛夷树属木兰科,落叶乔木,高数丈,木有香气。花初出枝头,苞长半寸,而尖锐俨如笔头因而俗称木笔。及开则似莲花而小如盏,紫苞红焰,作莲及兰花香,亦有白色者,人又呼为玉兰。今多以“辛夷”为木兰的别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诗的第一句中的“谷口”二字,暗示了“故山草堂”之所在;“春残”二字,扣题中“暮春”;以下云云皆称“归”后的所见所感,思致清晰而严谨。谷口的环境是幽美的,诗人曾说过:“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沉。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一径入溪色,数家连竹阴。藏虹辞晚雨,惊隼落残禽。”(《题玉山村叟屋壁》)可以想见,春到谷口,当更具一番景色。然而,此番归来却是“春风三月落花时”,眼前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黄鸟,即黄莺(一说黄雀),叫声婉转悦耳;辛夷,木兰树的花,一称木笔花,比杏花开得早,所以诗说“辛夷花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 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景象,才使得诗人欣喜地发现了另一种可贵的美──窗前幽竹,兀傲清劲,翠绿葱茏,摇曳多姿,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这就使诗人以压抑不住的激情吟诵出:“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怜”者,爱也。爱的就是它“不改清阴”。“不改清阴”,简炼而准确地概括了翠竹的内美与外美和谐统一的特征。“月笼翠叶秋承露,风亚繁梢暝扫烟。知道雪霜终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唐求《庭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竹石》)。不都是在讴歌它“不改清阴”的品格吗!钱起正以春鸟、春花之“改”──“稀、尽、飞”,反衬出翠竹的“不改”。诗人爱的是“不改”,对于“改”当然就不言而喻了。清人郑板桥的“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一诗,表现出来的情趣与意境,和钱诗倒十分相似,恰可共吟同赏。 “画有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诗也可以说有在言中者,有在言外者。“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用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的写法,生动地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待我”之情,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所以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感染,而且它那深刻的蕴涵,令人回味无穷。前人说:“员外(钱起)诗体格新奇,理致清赡。……文宗右丞(王维)许以高格”(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大概指的就是这一类的诗吧!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注解选唐诗》:春光欲尽,莺老花残,独山窗幽竹不改清阴,好待主人之归。此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同意。 《唐诗正声》:吴逸一评:意深讽刺,却又不说出。 《唐诗绝句类选》:风韵含蓄,不落色相,较之“试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深浅自是不同。 《唐诗解》:此诗本以愧市道之客,而隐然不露,有风人遗音。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贞心难识,“始”字见解更深。 《网师园唐诗笺》:雅人自饶深致,正不必作讽刺观。 《诗法易简录》:以鸟稀、花尽,陪出幽竹之不改清阴,借花竹以寓意耳。若以朱子注《诗》之例,当曰赋而比也。 《诗式》:四句一气相生,题中无一字漏却,而又极洒脱之致,无刻画之痕。[品]清奇。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钱起介绍和钱起诗词大全

诗人:钱起

钱起,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天宝进士,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又与郎士元齐名,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复制作者 钱起
猜您喜欢

病后作

形式:

未得忘身法,此身终未安。 病肠犹可洗,瘦骨不禁寒。 药少心情饵,经无气力看。 悠悠片云质,独对夕阳残。

复制 澹交 《病后作》
类型:

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

形式:

秋天高高秋光清,秋风袅袅秋虫鸣。 嵩峰馀霞锦绮卷,伊水细浪鳞甲生。 洛阳闲客知无数,少出游山多在城。 商岭老人自追逐,蓬丘逸士相逢迎。 南出鼎门十八里,庄店逦迤桥道平。 不寒不热好时节,鞍马稳快衣衫轻。 并辔踟蹰下西岸,扣舷容与绕中汀。 开怀旷达无所系,触目胜绝不可名。 荷衰欲黄荇犹绿,鱼乐自跃鸥不惊。 翠藻蔓长孔雀尾,彩船橹急寒雁声。 家酝一壶白玉液,野花数把黄金英。 昼游四看西日暮,夜话三及东方明。 暂停杯觞辍吟咏,我有狂言君试听。 丈夫一生有二志,兼济独善难得并。 不能救疗生民病,即须先濯尘土缨。 况吾头白眼已闇,终日戚促何所成。 不如展眉开口笑,龙门醉卧香山行。

复制 白居易 《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
类型:

樟亭观涛

形式: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 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 激流起平地,吹涝上侵空。 翕辟乾坤异,盈虚日月同。 艅艎从陆起,洲浦隔阡通。 跳沫喷岩翠,翻波带景红。 怒湍初抵北,却浪复归东。 寂听堪增勇,晴看自发蒙。 伍生传或谬,枚叟说难穷。 来信应无已,申威亦匪躬。 冲腾如决胜,回合似相攻。 委质任平视,谁能涯始终。

复制 宋昱 《樟亭观涛》
类型:

岁首怀甘露寺自省上人

形式:

心悟觉身劳,云中弃宝刀。 久闲生䏶肉,多寿长眉毫。 客棹春潮急,禅斋暮雪高。 南?一回首,山碧水滔滔。

复制 许浑 《岁首怀甘露寺自省上人》
类型:

乐府 其二

形式:

市肉取肥,酤酒取醇。 交觞接杯,以致慇勤。

复制 曹植 《乐府 其二》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