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秋思

时间:2024-03-03 22:54:56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祗堪图画不堪行。
类型: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雨使丛丛紫菊颜色浓淡均匀,金风吹拂片片红蕉叶飒飒有声。
闽中北面是高山南临汹涌大海,便于成图作画而道路崎岖难行。

注释
北畔是山:指闽中地势,北边是连绵的山脉。南畔海:指闽中南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只堪:只能的意思。图画:指画画。不堪行:指行走起来十分困难。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诗的开篇,即写闽中秋景。诗人以极为细腻的笔触,以雨中紫菊的艳丽色彩和风里红蕉的清脆乐音,新鲜生动地写出了南国特点。前句的一个“匀”字,极准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在那动人的丛丛紫菊前,雨是那样的温情而善解花意,是它,将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淫得浓淡均匀,让人赏心悦目;而后句的“弄”字,则以拟人的手法将“风”人格化。闭着眼想想,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这该是怎么的一种情致。这样的一幅声色俱备的图画,是很容易让人陶醉的。

  接下来的三、四两句,诗人有意地拓开一笔,将笔触延伸到人们的目力的尽处:“北畔是山南畔海”,诗句看似极为平实,却高度地概括出闽中的地势:北边是山,山道弯弯;南边是海,海浪滔滔。风景美妙得可以入画,可以为诗,可以作为旁观者兴奋地指手画脚,可是,真的走马行船却实在不易。于是,便有了结句的“只堪图画不堪行”。这不仅是诗人由衷地慨叹,也是全诗旨意之所在。

  诗为诗人客中之作,描摹的也是客地之美景,而透过这些“紫”、“红”的耀眼色彩,透过那些音韵和谐的声响,不难发现,诗人抒写的,原来是浓浓的思乡情怀,诗人笔下的景色,也都不知觉地印上了深深的乡愁的印记。于是,“菊”也好,“蕉”也好,乃至那“山”,那“海”,都成为诗人一种情感的载体,成为诗人以景抒情的绝佳选择。这就是所谓“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意了。

  诗人跋涉异乡,旅途艰辛,又恰逢秋日,慨然而萌怀乡之感,则成为一种必然。可诗人在诗中,却有意识地不直接言明,而是将极和谐的风景与不堪行走的矛盾娓娓地道出,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借此,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缘于内心深处的隐痛。于是,一种叫作“乡愁”的东西,也就隐逸于其中,弥漫于其中。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杜荀鹤介绍和杜荀鹤诗词大全

诗人: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
复制作者 杜荀鹤
猜您喜欢

十月九日诣天光门上进三朝实录

形式:

仪鸾簇仗满云端,玉钥初开众乐攒。 三后龙光周典册,群臣鹄立汉衣冠。 炉香著日浮晴霭,宫树斑霜试晓寒。 千骑前头都不避,祇传学士拜金銮。

复制 范梈 《十月九日诣天光门上进三朝实录》
类型:

题尊生斋赠张仲慧

形式:

古人既已无,后人犹未有。 欲识生者尊,古人落吾口。

复制 王世贞 《题尊生斋赠张仲慧》
类型:

书蒙翁老先生书画卷后

形式:

蒙翁书法天下豪,坐惊风雨随波涛。 有时意匠入幽?,力与造化争纤毫。 仰观千年俯一世,纷纷弄笔皆儿曹。 书家论定价亦定,须识我翁人品高。 戏将水墨洒缣素,如饫梁肉甘醯糟。 残山剩水世莫睹,流落数纸青蒲萄。 一登翁门遂隔世,齿颊未获沾馀膏。 如游神山见石髓,顷刻再往不复遭。 莆田郑郎得宝藏,明珠杂佩金错刀。 摩挲两眼百过读,使我涕泪盈青袍。 三年留玩一朝去,久假似觉归心劳。 泰山东颓日西坠,欲往从之中郁陶。 诗成起立岁将暮,空庭短发风萧骚。

复制 李东阳 《书蒙翁老先生书画卷后》
类型:

寄彰明任光禄遵圣

形式:

轩轩任公子,本是钓鳌人。 手把虹蜺竿,一举百万钧。 得鳌谓无用,坐卷千丈纶。 却自絓蚯蚓,浅濑收纤鳞。 悠悠世上儿,不识此有神。 但将俗士眼,下视穷水滨。

复制 文同 《寄彰明任光禄遵圣》
类型:

永嘉杂诗二十首 其十六 斤竹涧(癸卯)

形式:

谷口啼清猿,岩花泫深露。 美人兮不来,风篁自朝暮。

复制 朱彝尊 《永嘉杂诗二十首 其十六 斤竹涧(癸卯)》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