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登城北门

时间:2024-01-16 13:19:32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幅头巾,一根藜杖,深秋傍晚独登上城北门楼:西风卷地,百敌凋零,满眼秋色勾起我满腹烦愁。
一点烽火,报传着大散关口的敌情战况,两行雁阵,带来了长猛杜陵的秋意浓厚。
眼望破碎的山河呵,常令人心中不猛频频搔首;想起身世的猛危呵,倚楼间百感交集涌上心头。
如今,已不再是当年横戈马上,军中赋诗的光景,可时时刻刻魂绕梦萦的,仍是那古时的梁州!

注释
幅巾:古代男子用绢一幅束头发,称为幅巾。藜:敌本植物,用它的茎做成的手杖叫“藜杖”。
卷地: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
散关:即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
杜陵:今陕西省西猛市东南。诗人用杜陵借指长猛,长猛为宋以前多代王朝建都之地,故在这里又暗喻故都汴京。秋:在这里既指季节,也有岁月更替的意思。
山河兴废:指北方沦陷区至今还没有收复。兴废,这里偏用“废”字。供,令人,使人。
身世:指诗人所处的时代及自身的遭遇。
横槊赋诗:意指行军途中,在马上横戈吟诗。
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梁州:古九州之一,这里指关中地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诗主要是诗人登城所见所想,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是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头两句叙出游地点、时间及感受,点明题旨。第二联抒写自己远望烽火、仰观雁阵所兴起的失地之愁。第三联由失地而想到国家的命运与自身的遭际。最后一联写自己对“横槊赋诗”往事的追忆和壮志难酬的悲哀痛苦。全诗以诗人之“愁”贯穿全篇,感情激愤,意想沉痛,爱国热情跃然纸上。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就衰颓的情况。“卷地西风满眼愁”是写诗人当时的感受。当诗人登上北城门楼时,首先感到的是卷地的西风。“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卷地”,生动形容了风势猛烈。时序已近深秋,西风劲吹,百草摧折,寒气袭人,四野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当这种萧条凄凉景象映入诗人眼帘时,愁绪不免袭上心来。“满眼愁”,正是写与外物相接而起的悲愁。但诗人在登楼前内心已自不欢,只有心怀悲愁的人,外界景物才会引起愁绪。所以与其说是“满眼愁”,勿宁说是“满怀愁”。“满眼愁”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愁”字可以说是诗眼。它既凝聚着诗人当时整个思想感情,全诗又从这里生发开来。这句诗在这里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这两句是写对边境情况的忧虑和对关中国土的怀念。大散关是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诗人过去曾在那里驻守过,今天登楼远望从那里传来的烽烟,说明边境上发生紧急情况。作为一个积极主张抗金的诗人,必会感到深切的关注和无穷的忧虑。这恐伯是诗人所愁之一。深秋来临,北地天寒,鸿雁南飞,带来了“杜陵秋”的信息。古代有鸿传书的典故。陆游身在西南地区的成都,常盼望从北方传来好消息。但这次看到鸿雁传来的却是“杜陵秋”。“杜陵秋”三字,寄寓着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沦陷的怀念之情。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不觉愁绪万千,涌上心头。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这联诗句,抒发了诗人的忧国深情。作者在此发问:国家可兴亦可废,而谁是兴国的英雄?时代可安亦可危,谁又是转危为安、扭转乾坤的豪杰?山河兴废难料,身世安危未卜,瞻望前途,令作者搔首不安,愁肠百结。再看,自己投闲置散,报国无门,只能倚楼而叹了。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这—联既承前意,又总结全诗。“横槊赋诗”,语出元振稹《唐故捡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其后苏拭在《前赤壁赋》中也曾写过“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横槊赋诗”在这里借指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于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幕府职时在军中作诗事,他经常怀念的,正是“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很多感慨。诗人虽然离开南郑已有五年之久,但金戈铁马,魂绕古梁州”,正是报国心志的抒发,诗虽结束,而余韵悠长。

  这首诗边记事边抒情,层次清楚,感情激愤,爱国热情跃然纸上。此外,如语言的形象,对仗的工整,也是此篇的艺术特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九月。诗人当时在四川成都。一天他拄杖登上了城北门楼,远眺晚秋萧条的景象,激起了对关中失地和要塞大散关的怀念。进而写了这首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忧国伤时的深情的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简析

  这首到有点杜甫《登楼》的风味,两首登楼到都写于成都,两位到人都是“万方多难此登临”,都对朝廷内外交困,灾难深重感到忧心忡忡,都为自己壮志难酬而深感悲愤。写法上都采用即景抒情的手法,在写景中融进古往今来社会的杜化,谈人事则借助自然景物,既互相渗透又互相包容,并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景阔,感慨深沉。所不同的是,杜甫只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愤和希望,并没有像陆游那样,亲自投身到“手枭逆贼清旧京”的战斗中去,因而杜甫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作结,虽忧端难掇,只能聊吟到以自遣;而陆游却以“横槊赋到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作结,依然梦绕魂萦于“铁马金风大散关”,念念不忘当年“匹马戍梁州”。这也正是杜甫所缺少的境界,大概除了辛弃疾外,很难再从到词作品中找到类似的篇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陆游介绍和陆游诗词大全

诗人:陆游

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陆陶山孙,陆宰子。少有文名。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为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复置前......
复制作者 陆游
猜您喜欢

岢罗陀诗

形式:

一冈中断水分流,茅屋乘岩万树幽。 宛转桃花堪问讯,莫教容易放渔舟。

复制 公鼐 《岢罗陀诗》
类型:

与方山黄公

形式:

上有高天下有地,前者古人后万世。 遭逢幸值休明期,公道正当天日际。 丈夫树立自峥嵘,妾妇媕婀真琐细。 夫君廓落东南英,刚方气骨自天成。 食禄惟知天子法,当官那顾俗人情。 俗情倾巧利钻刺,颠倒功罪移重轻。 君为朝廷惜名器,名器岂是私家事。 杜绝请托谢诸公,检阅簿书戢群吏。 爵赏皆由主上恩,迁叙何能势力致。 通者未免谓之迂,天下人心安可无。 庸人或又谓之怪,累朝成法忍破坏。 天门翘首近咫尺,祇畏官箴尽臣职。 自誓吾心有朴忠,不愧鬼神惟正直。 当宁临轩念远民,出参藩政抚全闽。 单车已历风霜苦,淑气须回海岳春。 沟壑平生心不改,江湖恋国意弥勤。 披挹高风听清响,邂逅芬芳真可仰。 廿年踪迹寄沧溟,十口生涯在草莽。 懒将名刺谒君侯,剩是渔樵镇来往。 羡君忠信心不欺,重君意气心相知。 沦落孤怀聊自壮,甘棠春雨寄君诗。

复制 朱浙 《与方山黄公》
类型:

独上

形式:

独上高楼生夕烟,帝畿东望转凄然。 西山雨雪留残景,北海风尘接暮天。 只为浮名伤远道,况逢寒日下长川。 江梅岸柳年年发,菊径茅堂亦可怜。

复制 李梦阳 《独上》
类型:

携姬游华山赋赠

形式:

谁知玉井里,亦复有鸳鸯。 玉女洗头罢,莲花无数香。 更怜毛女好,于此素琴张。 风卷水帘雪,愁卿罗袂凉。

复制 屈大均 《携姬游华山赋赠》
类型:

送无为州王知州

形式:

淮西作郡著清名,九载功成趣去程。 人向棠阴歌五裤,马行廓外拥双旌。 趋朝喜际风云会,送别难忘父老情。 早晚天官应奏最,乔升定见沐恩荣。

复制 陈琏 《送无为州王知州》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