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时间:2024-06-03 04:44:32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
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
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诗词引用

赏析

  这是诗人与王维等同游蓝田辋川时所作,王维有《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感化寺”,故址在今陕西蓝田县。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首句点明禅院位置,暗示昙兴上人远避闹市、静居山林的品德。“灞陵”,汉文帝陵墓,在西安市东郊,与蓝田相接,灞水从此流过,风景十分优美。昙兴上人山院并不在灞陵,但作者有意指出“灞陵边”,旨在从总体上勾画禅院优美的地理位置。次句引出昙兴上人,他于此安居习禅,远避尘世,将近10年,足见他雅洁高爽的情怀。首二句人地双关,看似率易,但平中见奇、直中见曲,自然逗起下文。

  “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切合 “游”字,逐层描绘山院清幽雅静的风景。进入禅院,但见丛竹阴翳、竹间曲径回绕,幽趣逸人。黄昏,殷盛的主人留下客人在院中共坐,静听山泉。此时,落日斜照,空旷的树林中洒满晚霞,鸟雀在林间自由飞翔,时而发出清脆欢快的啼鸣。鸟鸣声与远处的山泉声相交映,使山院显得格外幽静恬美,人置身其间也觉得十分闲逸。这四句笔法变化有致: “留客”句,景中有人,它包含了宾主洒脱闲逸的情趣,与凡俗留客宴饮形成鲜明对照,表现了一种淡雅淳朴的人生境界; “鸟啭”句以动显静,与王维“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同一境界; “心闲”句,以物观我,借鸟之闲映衬自己情之闲、心之淡,表现出一种心静神怡、物我一体的禅趣。作者通过这种灵活多变的笔法,勾画了他们游寺的基本内容,显示了诗人的感情倾向。

  “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点明游山寺的主旨。从前六句的描写中可以看到,诗人一开始即以一种羡慕的心情去感受禅院的一切,院中的竹径、远处的山泉、林间的飞鸟、天边的落日,对他都那样亲切、那样自然,使他对尘世的一切都产生了厌恶和幻灭感,人间的功名算什么呢? 除了劳生伤神还有何益? 在禅院中诗人仿佛摆脱了一切心理束缚,找到了一个自由纯真的自我。诗人悟了、超脱了,终于说出了心中的宿愿—— “从此愿栖禅”。

  全诗笔法细腻,景致幽雅,情趣生动,意脉贯通,堪与王维诗相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裴迪介绍和裴迪诗词大全

诗人:裴迪

裴迪,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
复制作者 裴迪
猜您喜欢

后庭宴

唐代 : 无名氏
形式:

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眼重眉褪不胜春,菱花知我销香玉。 双双燕子归来,应解笑人幽独。断歌零舞,遗恨清江曲。 万树绿低迷,一庭红{艹/扑}簌。

复制 无名氏 《后庭宴》
类型:

赠何处士

形式:

东别茅峰北去秦,梅仙书里说真人。 白头主印青山下,虽遇唐生不敢亲。

复制 许浑 《赠何处士》
类型:

岁夜咏怀

形式: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复制 刘禹锡 《岁夜咏怀》
类型:

四月晦日小雨

形式:

霏霏乱点暗朝光,蔌蔌奇声度野塘。 一浦未输新涨绿,四郊聊压旱尘黄。 风生团扇清无暑,衣覆熏笼润有香。 竹屋茆檐得奇趣,不须殿阁咏微凉。

复制 陆游 《四月晦日小雨》
类型:

题建安朱氏杏林云隐图

形式:

君不见庐山岑,董仙在时花满林。身骑白鹿忽飞去,江海寥寥千古心。 君今种杏知何所,解向青山作茅苎。云中浇酒祀岐黄,林下还丹结龙虎。 羡君有道不羞贫,卖药无钱常与人。抱琴出谷迷行屐,散帙临流醉角巾。 武阳山水多奇处,金鳌苍苍但烟树。鸡犬长鸣石上苔,渔樵未识松边路。 自是先贤六代孙,布衣不到五侯门。相逢又欲还山去,他日思君愁断猿。

复制 王恭 《题建安朱氏杏林云隐图》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