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有死麕

时间:2023-12-17 19:45:30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类型: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直译
一头死去的獐子在荒野,白茅缕缕将它包。有位少女春心荡,给伙追着来调笑。
林中丛生给树木,荒野有只给死鹿。白茅捆扎献给谁?有位少女颜如玉。
慢慢来啊少慌张!不要动我围裙响!别惹狗儿叫汪汪!

意译
野地死了香獐子,白茅包裹才有体。
少女怀春心不已,美男善诱情意起。
林中朴樕无人理,野地死鹿还施礼。
白茅包裹埋地里,少女如玉属意你。
缓脱裙衣是何企,别碰腰带对不起。
莫使狗儿叫不已,少女今生跟定你。

注释
 麕(jūn):同“麇(jūn)”,也可用“野有死麇”,獐子。比鹿给,无角。
白茅:草名。属禾本科。在阴历三四月间开白花。包:古音读bǒu。
怀春:思春,男女情欲萌动。
吉士:男子的美称。
朴樕(sù):给木,灌木。
纯束:捆扎,包裹。
舒:舒缓。
脱脱(tuì):动作文雅舒缓。
感(hàn):通假字,通:撼 ,动摇。
帨(shuì):佩巾,围腰,围裙。
尨(máng):多毛的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是一首纯真的情歌

  (1)男子小心翼翼用白茅包好刚打到的獐子,怀着坎坷不安的心情送给心爱的女子,并称女孩就像这白茅一样纯洁美丽。

  (2)二人亲热时女孩不好意思让他不要太粗鲁,以免招来人旁观的细节说明两位古代男女青年对待恋爱的方式是自然、直接、主动,对待恋爱的态度是真诚大方,朴实率真,不矫揉造作,女生还带着年轻的娇羞。

  (3)獐和鹿,都是古人求亲的时候必备的礼聘之物,诗中引用这獐和鹿含义深刻。

  诗经是收录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篇,当时社会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礼教尚未形成,社会风气较开放,古代男女对性的态度不像后世般受礼教禁锢,所以男女表达爱情还是比较大胆,直接的。谈情说爱、男欢女爱是人纯真性情的流入,不能言其淫艳、不符礼义廉耻。

  《野有死麕》以它鲜明直面讴歌爱情的主题而显得极其可贵。 全诗三段,前两段以叙事者的口吻旁白描绘男女之情,朴实率真。第三段转变叙事角度的描写手法使整首诗情景交融,正面侧面相互掩映,含蓄诱人,赞美了男女之间自然、纯真的爱情。后人鉴赏《野有死麕》应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民俗风情及文化背景才不失之偏颇。

  《召南·野有死麕》是一首纯真的情歌,一首在荒烟蔓草的年代,人纯真性情的流淌之爱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主题鉴赏之一:情诗说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前两句是起兴,即用白茅把死麕包起来,表示珍惜,兴起下文“有女如玉”,表示要好好爱惜。根据《易》:“老夫得其女妻。老妇得其士夫”;《国语》:“罢士无伍,罢女无家”;以及《列子》:“思士不妻而感,思女不夫而孕”;和《荀子》:“妇人莫不顾得以为夫,处女莫不顾得以为士”,可知古时女子未嫁称女,男子未娶称士,吉为美、善之意,“吉士”为英勇的男子,与下文的“有女如玉”相对。怀春,比喻女子已到了适婚的年龄,渴望结婚。这章的意思是说有一个英勇的男子从野外用白茅把杀死的麕包起来,送给自己喜欢的女子,向她求婚。描述的是乡村普通男女纯朴的爱情。“野有死麕”说明男子的职业可能是猎人。把猎物包起来送给自己喜欢的人,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性。王先谦说:“诗人览物起兴,言虽野外之死麕,欲取而归,亦必用白茅裹之,稍示郑重之意”,便是对此判断很好的佐证。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这两句诗是理解全诗的关键。《说文》把“朴樕”理解为一种有心的小木条,可燃烧。“有女如玉”形容女子正处二八年华、洁白无暇。“白茅纯束,有女如玉”意为用白茅把朴樕这种小木和死鹿包起来,送给洁白无瑕的女子,代表家庭生活的开始,即吉士向女子求婚。一些学者认为“有女如玉”是女子的品德高尚的意义,如郑笺:“朴樕之中及野有死鹿,皆可以白茅裹束以为礼,广可用之物。如玉者,取其坚而洁白。”即是将“玉”字作“坚而洁白”解。王先谦说:“言林有朴樕,仅供樵薪之需,野有死鹿,亦非贵重之物,然我取以归,亦须以白茅总聚而束之,防其坠失。今有女如无瑕之玉,顾不思自爱乎?”,就是说,即使是鹿肉这样不是很贵重的东西也要用白茅包起来,何况是一个想无暇的美玉一样的女子,只是不自爱吗?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说文》:“舒,缓也。感,动人心。帨,佩巾也。”“脱”通“娧”,《说文》:“娧,好也”,联系上文,可知吉士希望能和女子早行夫妇之礼,符合恋爱中男子的心理特征。女子则比较理性,考虑比较周全,希望男子不要着急,从容迟缓些,不要动掀动她的佩巾,不要惊动她家里的狗,把一幅青年男女恋爱的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西周社会纯朴的人情动态。学者对这句诗的理解并没有很大的偏差,都是理解为女子希望男子注意形象,潇洒舒缓,择日到女子家提亲,而不是草率而成。

  清代学者姚际恒认为:“此篇是山野之民相与及时为昏姻之诗。”吉士是一位猎人,他用自己的猎物向女子求婚,是乡村适婚男女的自然行为:“女怀,士诱,言及时也;吉士,玉女,言相当也。定情之夕,女属其舒徐而无使帨感、犬吠,亦情欲之感所不讳也欤?”这个看法得到近代学者的响应,《诗经直解》提到了:“《野有死麕》,无疑为男女恋爱之时,其词若出女歌手。其男为吉士,为猎者,盖属于当时社会上所谓士之一阶层。”《诗经注析》也说:“这是描写一对青年男女恋爱的诗。男的是一位猎人,他在郊外丛林里遇见了一位温柔如玉的少女,就把猎来的小鹿、砍来的木柴用洁白的茅草捆起来作为礼物。终于获得了爱情。”从全诗来看,这各说法比较合理,符合社会实际。《野有死麕》创作于西周初期,封建制度尚未确立,男女之间并无“礼”之大防,民风淳朴,男女率性而为,理解此诗,必须结合此背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情诗,青年男女约会,男子着急想成夫妇之礼,女子委婉拒绝之词,并不是“恶无礼”之诗,更不是贤士“拒招隐”之词,体现了西周社会青年男女朴素自然的爱情。

主题鉴赏之二:厌恶无礼说
  汉代《毛诗序》首先提出:“野有死麕,恶无礼也。天下大乱,强暴相陵,遂成淫风。被文王之化,虽当乱世,犹恶无礼也。”汉代的统治者把诗当作政治伦理教材,为统治者教化人民而服务,因此《毛诗序》对《诗经》的阐释是一种政治教化与功利目的的视域。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说道:“韩说曰:‘平王东迁,诸侯侮法男女失官昏之礼,《野麕》之刺兴焉’”。隐晦的指出这首诗是讽刺东周诸侯国的淫乱失礼。而东汉郑玄《毛诗传笺》对“无礼”作了更明确的解说:“无礼者,为不由媒妁,雁币不至,劫胁以成昏。谓纣之世。”意思是这首诗描述的是召南之地一位女子对一位男子无礼粗鲁行为的抵抗,从而体现出召南之地受到了文王的教化。故汉代统治者单纯的以政教作用的视域来解读文本,未免有些牵强附会。

  而在宋朝的疑古之风下,欧阳修《诗本义》随之产生。他说:“纣时男女淫奔以成风俗,惟周人被文王之化者能知廉耻,而恶其无礼,故见其男女之相诱而淫乱者,恶之曰:‘彼野有死麕之肉,汝尚可以食之,故爱惜而包以白茅之洁,不使为物所污,奈何彼女怀春,吉士遂诱而污以非礼?吉士犹然,强暴之男可知矣。其次言朴樕之木犹可用以为薪,死鹿犹束以白茅而不污,二物微贱者犹然,况有女而如玉乎?岂不可惜而以非礼污之?其卒章遂道其淫奔之状曰:汝无疾走,无动我佩,无惊我狗吠。彼奔未必能动我佩,盖恶而远却之之辞。’”他反对以礼解诗,大胆怀疑,指出该诗描写了男女间淫邪的行为,有违大道。后来朱熹以及他的弟子王柏和一些之后的学者也持有这种观点。

主题鉴赏之三:“拒招隐”说
  清代的方玉润论诗颇具批判精神,他首先对历史上诸说,如“恶无礼”说、“淫诗”说等逐一辨驳,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新见:愚意此必高人逸士抱璞怀贞,不肯出而用世,故托言以谢当世求才之贤也。意若曰,惟野有死麕,故白茅得以包之。惟有女怀春,故吉士得而诱之。今也“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矣,然“白茅”则“纯束”也,而谁其包之?“有女如玉”,质本无暇也,而谁能玷之?尔吉士纵欲诱我,我其能禁尔以无诱我哉?亦惟望尔入山招隐时,姑徐徐以云来,勿劳我衣冠,勿引我吠尨,不至使山中猿鹤共相惊讶也云尔。吾亦将去此而他适矣。此诗意极深而词又甚婉,故使读者猝难领会。未敢自信能窥诗旨,要之,循章会意,其大要亦不甚相远也。方氏将此诗阐释为一位高人逸士拒绝出山为官,并婉言谢绝当世求贤的人。方玉润“受到姚际恒《诗经通论》的影响,在自序中说:‘循文按义’,‘推原诗人始意’,‘不顾《序》,不顾《传》,亦不顾《论》,惟其是者从而非者止’。书名为《诗经原始》,就是不满于流行的附会曲解,从诗的本义探究诗的原始意义。”因此方玉润的读解显示出了独特的视域,为研读诗经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视角。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野有死麕》以它鲜明直面讴歌爱情的主题而显得极其可贵。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用“朴樕”联绵词之阐释及其意义

  《野有死麕》中的“朴樕”是联绵词,也可写成“朴遬”。毛传释“朴樕”为“小木”,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解释为“小樕树”。“朴樕”有两个引申义:短小,丛生;前者见《汉书·息夫躬传》颜师古注,后者见《尔雅·释木》邢昺疏。“朴樕”一字除可异写为“朴遬”外,其声变化,而意义基本保持不变的,还有“扶苏”、“扶胥”等分化词。张永言说:“推广来说,灌木丛生貌叫‘朴樕’,枝叶花朵丛生貌叫“扶疏”,鸟羽、兽毛丛生貌叫‘朴樕’‘扑朔’;由灌木、枝叶、羽毛丛生貌又可引申出纷披、披垂、蓬松、不整齐、不整饬等意义,所以衣服不整齐叫‘朴樕’人委琐不整饬叫‘仆遬’。”据朱广祁《诗经双音词论稿》统计,像“朴樕”这样的联绵词《诗经》中大概有140个。联绵词指的是双音节的单纯词,即由两个音缀的拼合表示一个完整意义的词。郑玄《诗谱序》引《虞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联绵词的产生,是长歌永言的结果。换句话说,是修饰音节的需要而产生了“朴樕”这样的词。根据李新魁的构拟,“朴樕”的上古读音应为boksok。按照李先生在《从方言读音看上古汉语入声韵的复尾韵》一文中提出的理论,这词本读入声,是由一个音节衍化而形成为两个音节的;其第二个音节的声母s,本是第一个音节韵尾的遗存。也就是说,“朴樕”第二个音节的声母实际上是借自第一个音节的;从一个音节变成两个音节,其实质是音节的延长。是音节延长的需要而补充了后面一个弱读音节,造成了像“朴樕”这样的联绵词。为了声音的和谐而刻意创造的语词丰富了诗歌的语言,也使诗歌的语言更为自然生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语言生动而隽永

  《野有死麕》的语言生动而隽永,这主要归功于口语、方言的使组和刻意营造音乐效果的语词的创造运组。卒章三句由祈使句组成,纯属口语。直接采组口头语言能够最完整最准确》再现女子偷情时既欢愉急切又紧张羞涩的心理状也。而祈使句本身也提示了这样一个动作场面的微妙紧张。《诗经》的语言是诗人创作的艺术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口语,又精心经过提炼。《诗经》组的是周代的共同语雅言,也就是西周王畿所在》的镐京话。但诗人在《野有死麕》中,也组到了方言。陆德明《毛诗音义》引《草木疏》:“麕,麞也。青州人谓之麕。”青州,据《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吕氏春秋·有始览》:“东方为青州。”《召南》,旧说一般以为“召”是指召公及其封》,其采邑在陕西岐山西南。《召南》中有《甘棠》,诗中有一“召伯”,冯沅君《诗史》以召伯为宣王末年征淮夷有功的召穆公虎。《野有死麕》据《旧唐书·礼仪志》说也不是周初之诗,而是周平王东迁后的诗。《召南》不是周初诗作,“召”作为》名也不在陕西岐山。总之,《野有死麕》组了东方方言。方言的使组使整首诗更贴近日常生活,更自然朴实。四字成句,四句成段,是《诗经》的标准句法、章法。整饬的句式其原始实质和有组织》分布组韵字的押韵一样,是为了产生和谐悦耳、间断有序的声音效果。因为汉语的固有特性,间断有序的声音的产生就自然会要求句式的整饬。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质朴率真

  其实,仔细研究《诗经》,不难发现这种在复沓中突兀歌单行章品是《诗经》尤甚是《国风》歌常见现象。它们往往出现在作品文本歌首尾。比如,《周南》歌《葛覃》、《卷耳》、《汉广》、《汝坟》,《召南》歌《采蘩》、《草虫》、《行《》、《何彼襛矣》,《邶风》歌《燕燕》、《日月》、《终风》、《简兮》、《北门》、《静女》、《新台》,《鄘风》歌《君子偕老》、《蝃蝀》,《郑风》歌《女曰鸡鸣》、《子衿》,《齐风》歌《东方未明》、《甫田》,《唐风》歌《扬之水》、《葛生》,《陈风》歌《东门之枌》、《衡门》,《王风》歌《大东》,《秦风》歌《车邻》,《曹风》歌《下泉》以及《小雅》中歌《皇皇者华》、《南有嘉鱼》、《湛《》、《菁菁者莪》等。这种诗甚至往往被视作脱简或串简,执此观点歌如宋代歌王质、王柏,现当代歌孙作云、翟相君等。也有人对此种结构击节赞赏歌,比如清代歌刘沅、方玉润之评《采蘩》。对如此大相径庭歌看法,要是读者能够从诗歌起源歌角度进行考察,就可使问题冰释。最早歌诗是口头上传唱歌歌。歌唱者可以独歌,也可以对歌、和歌。蒋立甫评《采蘩》就说:“后一章是合唱。”(《诗经选注》)再比如《关雎》,后二章复沓,第一章四句单行。《论语·秦伯》:“《关雎》之乱,洋洋盈耳哉!”《史记·孔子世时》:“故曰:‘关雎之乱以为凤始。’”所谓“合乐谓之乱”,众声合唱部分便是“乱”。当原始歌自由对歌或集体歌祭祀歌唱被刻意摹仿,诗歌歌创作者就具备了随意转换叙事角度歌能力,诗歌从此而自由飞扬,简洁而形象生动地共时展开情节描述、抒写心理感受成为可能。作为早期歌创作诗,《诗经》中这样一种写作手法歌运用不免显得有些程式化,远没有应用自如。但也正因此,读者才感觉《诗经》中歌诗是那么歌质朴率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复制作者 佚名
猜您喜欢

九日有怀

形式:

拊髀怜佳节,多年不在家。 有亲垂白发,无意对黄华。 怀古余情旷,登高望眼赊。 南山荒霭合,日暮乱归鸦。

复制 王冕 《九日有怀》
类型:

宝鸭曲

形式:

铜池织风翠波跃,睡足暖烟饥不唼。重帘未厌云水姿,华屋清深寄间绝。 生朱剥花红锦翅,枯咽半湿蔷薇水。宝灯夜悬琉璃光,恍若澹在沧浪里。 当筵慢舞得娇娆,指痕腻染罗纹细。就中恐有绝缨人,误识韩郎衣上气。 古闻舄化之言岂虚语,愿学飞仙作双去。

复制 舒頔 《宝鸭曲》
类型:

荷亭宴集用龙云东臬长韵

形式:

南薰扇物夏初深,久废欢娱为客心。 共得池台开远赏,时将丝竹间清音。 微风澹荡轻炎暑,竟日淹留到夕阴。 此是梁园歌舞处,因抽兔管命同襟。

复制 王慎中 《荷亭宴集用龙云东臬长韵》
类型:

石火篇为萧樵葬母作

形式:

石火与草露,人命恒若斯。昨朝言笑坐高堂,奄忽敛衽閟灵輀。 哀歌出中野,浮云惨且驰。邻里来引绋,亲戚各衔悲。 念此柩中人,生存孝其姑。生儿九岁父不顾,此母鞠之劳且劬。 禄养乃弗逮,寿不登百年。仓皇兵戈中,子能负土营坟阡。 送者莫叹息,自古运尽归黄泉,惟有令德名永传。 孟母岂不死,世人至今诵其贤。寄言后来者,视此石火篇。

复制 刘崧 《石火篇为萧樵葬母作》
类型:

永和宫词廿七首

形式:

【其一】 扬州明月杜陵花,夹道香尘迎丽华。 旧宅江都飞燕井,新侯关内武安家。 【其二】 雅步纤腰初召入,钿合金钗定情日。 丰容盛鬋固无双,蹴踘弹棋复第一。 【其三】 上林花鸟写生绡,禁本钟王点素毫。 杨柳风微春试马,梧桐露冷夜吹萧。 【其四】 君王宵旰无欢思,宫门夜半传封事。 玉几金床少晏眠,陈娥卫艳谁频侍。 【其五】 贵妃明慧独承恩,宜笑宜愁慰至尊。 皓齿不呈微素问,蛾眉欲蹙又温存。 【其六】 本朝家法修清宴,房帷久绝珍奇荐。 敕使惟追阳羡茶,内人数减昭阳膳。 【其七】 维扬服制擅江南,小阁炉烟沉水含。 私买琼花新样锦,自修水递进黄柑。 【其八】 中宫谓得君王意,银镮不妒温成贵。 早日艰难护大家,比来欢笑同良娣。 【其九】 奉使龙楼贾佩兰,往还偶失两宫欢。 虽云樊嬺能辞令,欲得昭仪喜怒难。 【其十】 绿绨小字书成印,琼函自署充华进。 请罪长教圣主怜,含辞欲得君王愠。 【其十一】 君主内顾恤倾城,故剑还存敌体恩。 手诏玉人蒙诘问,自来阶下拭啼痕。 【其十二】 外家官拜金吾尉,平生游侠多轻利。 缚客因催博进钱,当筵便杀弹筝伎。 【其十三】 班姬才调左姬贤,霍氏骄奢窦氏专。 涕泣微闻椒殿诏,笑谭豪夺灞陵田。 【其十四】 有司奏削将军俸,贵人冷落宫车梦。 永巷传闻去玩花,景和门里谁陪从! 【其十五】 天颜不怿侍人愁,后促黄门召共游。 初劝官家佯不应,玉车早到殿西头。 【其十六】 两王最小牵衣戏,长者读书少者弟。 闻道群臣誉定陶,独将多病怜如意。 【其十七】 岂有神君语帐中,漫云王母降离宫。 巫阳莫救仓舒恨,金锁雕残玉箸红。 【其十八】 从此君王惨不乐,丛台置酒风萧索。 已报河南失数州,况经少子伤零落。 【其十九】 贵妃瘦损坐匡床,慵髻啼眉掩洞房。 豆寇汤温冰簟冷,荔支浆热玉鱼凉。 【其二十】 病不轻秋泪沾臆,徘徊自绝君王膝。 苔没长门有梦归,花飞寒食应相忆。 【其二十一】 玉匣珠襦启便房,薤歌无异葬同昌。 君王欲制《哀蝉赋》,诔笔词臣有谢庄。 【其二十二】 头白宫娥暗颦蹙,庸知朝露非为福。 宫草明年战血腥,当时莫向西陵哭。 【其二十三】 穷泉相见痛苍黄,还向官家问永王。 幸免玉环逢丧乱,不须铜雀怨兴亡。 【其二十四】 自古豪华如转毂,武安若在忧家族。 爱子虽添北渚愁,外家已葬骊山足。 【其二十五】 夜雨椒房阴火青,杜鹃啼血濯龙门。 汉家伏后知同恨,止少当年一贵人。 【其二十六】 碧殿凄凉新木拱,行人尚识昭仪冢。 麦饭冬青问茂陵,斜阳蔓草理残垅。 【其二十七】 昭丘松槚北风哀,南内春深拥夜来。 莫奏《霓裳》天宝曲,景阳宫井落秋槐。

复制 吴伟业 《永和宫词廿七首 》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