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耕田行

时间:2024-03-16 05:30:50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
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
疏通畦陇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
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馀芳泪满衣。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雏燕已飞,笋子已经长成竹,又到了春耕时节,田野上是谁家的两个姑娘在播种新谷。
大概是她们家既无男人,也没有耕牛,那块地还没有犁过,姊妹俩正在持刀砍地,把土翻松。
姊妹俩说家境贫寒,母亲已经年衰体弱,哥哥从军去了,还没有娶嫂嫂。
去年灾疫流行,耕牛病死了,无法耕地,只好截下一段绢去集市上卖,得以买刀翻地。
怕被人耻笑,姊妹俩只好用头巾把脸遮起来,干着牛一样的重活,不知还有谁与她们一样蒙羞劳作。
她们互相提携帮助,专心低头弯腰翻地,看不见地旁的路人,只看见前面的黄土,又累又急,心中满是苦楚。
她们整好田畦、田垄,以防杂草侵苗;疏通田沟,修好田埂,等待下雨。
正午时分,二女收工回家吃午饭,此时正好有野雉从田间惊起,啼叫着飞走了。
姊妹俩看到东邻西舍的花都已经开尽,不禁惋惜青春虚度,泪流满衣。

注释
⑴乳燕:新生的小燕。一说哺育期的母燕。
⑵无人:指无男劳力。不及犁:来不及犁。
⑶斫(zhuó):砍。泥:慢、滞。《论语·子张》中有“致远恐泥”。
⑷牛囤:牛栏。空:指牛已因灾疫死去。
⑸截绢:割下一段绢。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唐代市井交易,绢可以“与钱兼用”。
⑹畏人识:古代男耕女织,未嫁女子耕田被认为是可耻的事,故以头巾掩面,怕人认出。
⑺谁与同:指无人分担她们的艰苦。
⑻相携:相依赖。
⑼不见路人只见土:是说她们不敢看人,只埋头翻地。
⑽畦(qí):田间划分的小区。垄:田间高地。
⑾沟塍(chéng):田沟、田埂。
⑿下饷归:休息回家吃饭。
⒀可怜:可爱。朝(zhāo)雉:指正在求偶的野鸡。《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又崔豹《古今注·音乐》:“《雉朝飞》者,犊牧子所作也。齐处士,湣、宣时人,年五十,无妻。出薪于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朝飞之操,将以自伤焉。”《雉朝飞》云:“雉朝飞兮鸣相和,雌雄群游于山阿,我独何命兮未有家?时将暮兮可奈何!嗟嗟暮兮可奈何!”这里暗用典故,寓托两姊妹苦于耕作而不能出嫁。
⒁花发尽:指姑娘们都出嫁了。
⒂惜:痛惜。余芳:剩余的花、残花。指姊妹俩。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唐代在安史之乱之后,在战乱、灾疫的打击下,广大贫苦农民陷入了更为困苦的境地,这首诗通过描写弱女刀耕的艰难和她们成年难嫁的苦恼,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生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诗通过二女耕田的典型事例,塑造了动乱时代中乡村少女的勤苦形象,揭示了安史之乱给农村经济带来的严重破坏,反映了战乱时代中农村民生困苦凋敝的现实。

  全诗分四大段。

  从开头至“持刀斫地翻作泥”四句是第一段,以路人的眼光,描绘所见二女在田野刀耕的情景。诗的开头很巧妙,先用“乳燕入巢笋成竹”一句起兴,接着用一个反问句“谁家二女种新谷”入题,往下两句便概括地交待出耕种的情景。这是一个独特的景象:在田垅上,既看不见男人,也看不到耕牛,只看见两个女子在持刀翻土。接下去诗人把笔锋一转,用女子的自叙回答了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反常现象的问题。

  “自言家贫母年老”至“以刀代牛谁与同”六句是第二段,记叙二女对路人的答话,用弱女自叙的口吻回答了两女刀耕的原因:一是母亲年老,二是未娶嫂的哥哥从军去了,三是因灾疫耕牛死光,四是弱女无奈只能截绢买刀,以刀代耕。这几句交待了弱女面临的困境,深刻揭露了战乱和灾疫给农家带来的苦难。“未娶嫂”表明长兄从军已久;“牛囤空”道出灾疫严重;“截绢买刀”足见家境清贫;“头巾掩面”可知弱女内心之苦。这段描叙简练、凝重,层层深入,深切感人。

  “姊妹相携心正苦”至“整顿沟塍待时雨”四句是第三段,描叙姊妹二人辛勤劳作之苦。“姊妹相携”是姊妹同心协力,“惟见土”是躬身低头操作的专注辛苦。因为时已晚春,没有耕牛,又没男劳力,仅靠姊妹俩手中的刀耕,是不可能及时种上庄稼的。所以要赶紧疏通畦垅,整顿沟塍,以“待时雨”。一个“待”字,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眼前的耕作仍处在干旱之中,由此更见其劳作的艰辛。二是表现出弱女在贫苦的挣扎中怀抱的一点希望,即盼春雨能及时到来,争取有个好收成稍微改变一下眼前的困境。但诗点到为止,没有回答这点希望能不能实现的问题,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日正南下冈下饷归”至最后四句是第四段,以无所不知的叙述人语气,描写弱女青春将逝而不得出嫁的苦恼。姊妹二人,劳作了一上午,日正南冈,双双回家吃午饭。归途上,路旁草丛中求偶的雉鸡受到惊扰而双双起飞。客观之景,引起贫女的内心之思:年纪渐大,青春将逝,而今不得出嫁。想到这儿,她们不由泪湿衣襟。正是因为战乱、灾疫,给她们造成了这些痛苦和不幸。所以这个结尾与前面的内容紧密配合,又从另一个方面深化了诗的主题。

  《女耕田行》是一首叙事诗,但诗人在叙事上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采用起兴,变换叙事角度,借景言情等多种笔法,即使情节完整紧凑,又使诗情丰富饱满,给人以生动、真挚、深切之感。像诗的开头,以乳燕有巢,幼笋成竹的眼前景起兴,则有力地反衬了弱女孤苦劳作、青春将逝而仍无归宿的境遇。这样的开头既省略笔墨,又使叙述委婉有味,诗情浓郁。诗的第二段,改客观描叙的笔法于自叙,显得亲切感人,同时也避免了单纯客观描绘的呆板乏味。诗的最后两段,既有客观的描写,又有人物心迹的自我表述,两者相得益彰,既推动情节的发展,又层层加深诗意,尤其是“朝雉惊飞”“邻舍花尽”的描述,既是客观景,又是弱女的心头事。这种景与情合,情因景生的描述方法,确实使一首叙事诗充满了诗情画意,收到了真挚感人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戴叔伦介绍和戴叔伦诗词大全

诗人: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
复制作者 戴叔伦
猜您喜欢

送滕庶子致仕归婺州

形式:

春风秋月携歌酒,八十年来玩物华。 已见曾孙骑竹马,犹听侍女唱梅花。 入乡不杖归时健,出郭乘轺到处夸。 儿着绣衣身衣锦,东阳门户胜滕家。

复制 白居易 《送滕庶子致仕归婺州》
类型:

法云僧房

形式:

八十衰翁有底忙,水边山际亦伥伥。 清溪桥断舟横岸,小坞梅残雨渍香。 数点青灯经野市,一炉软火宿僧房。 自嫌尚有人间念,却为春寒怯夜长。

复制 陆游 《法云僧房》
类型:

赠蜀医钟正甫

形式:

炎皇览众草,异种多西州。 为君望岷峨,使我双泪流。 向来秦越人,朝洛夕邯郸。 子持鹊经来,自西亦徂南。 江南有羁羽,岂不怀故营。 何当同皇风,六气和且平。

复制 文天祥 《赠蜀医钟正甫》
类型:

云开见华山

形式:

夹道人家水竹间,马头山色画应难。 天公故故开云幕,乞与莲峰仔细看。

复制 李频 《云开见华山》
类型:

芙蓉花歌

形式:

东邻槛外芙蓉花,初开粲粲如朝霞。 今朝花谢枝空在,绕树千回只叹嗟。 花谢明年还复开,红颜已去终难回。 人生不及花枝耐,况有流光白发催。 游子对花心尽醉,老翁见之如梦寐。 解把浮生比梦中,肯计荣华与憔悴。

复制 释文珦 《芙蓉花歌》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