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时间:2023-12-07 09:29:5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知是少女洗衣归来,莲叶轻摇知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花草消失,眼前的秋景足以让我流连久居。

注释
暝(míng):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笑语喧哗。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留: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写到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希望过闲适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黑暗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尾联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其喜归自然,寄情山水,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的感受。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初秋时节作者在所居地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应该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所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

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王孙自可留」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王孟诗评》:总无可点,自是好。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 《唐诗归》:谭云:说偈(「明月」二句下)。钟云:「竹暄」、「莲动」细极!静极! 《唐诗解》:雅淡中有致趣。结用楚辞化。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月从松间照来,泉由石上流出,极清极淡,所谓洞口胡麻,非复俗指可染者。「浣女」、「渔舟」,秋晚情景;「归」字、「下」字,句眼大妙;而「喧」、「动」二字属之「竹」、「莲」,更奇入神。 《唐诗评选》:凡使皆新,此右丞之似储者。颔联同用,力求切押。 《唐诗矩》:尾联见意格。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非复食烟火人能道者。今人不察其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之故,一落笔便想作此等语,以为吾以王、孟为宗,其流弊可胜道哉! 《历代诗法》:天光工影,无复人工。 《唐贤三昧集笺注》:写景太多,非其至者。顾云:翻案「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句,谓岂必春草思归。「随意」字着「秋」,「留」字着「山居」,澹适。 《说诗晬语》:中二联不宜纯乎写景。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景象虽工,讵为模楷? 《茧斋诗谈》:「空山」两句,起法高洁,带得通篇俱好。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三四极直置,而清寒欲溢,遂使起二句顿增生致,不见为率。五六加婉琢矣。评:三四佳在景耳,景佳则语虽率直,不伤于浅。然人人有此景。人人不能言之,以是知修辞之不可废也。梅坤承曰:语语作致,三四是其自然本色。 《唐贤清雅集》:语气若不经意,看其结体下字何等老洁,切勿顺口读过。 《唐诗合选详解》:王翼云曰:前是写山居秋瞑之景,后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见。 《唐宋诗举要》:随意挥写,得大自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维介绍和王维诗词大全

诗人: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
复制作者 王维
猜您喜欢

送钱若虚游武当

形式:

北方龟与蛇,列舍应天星。 阴中有伏阳,在地为水灵。 祠宫嵩岳西,高露何亭亭。 析褫走万里,香火不得宁。 阿师亟欲去,江柳犹未青。 赠子诗五言,持用叩神扃。

复制 黄玠 《送钱若虚游武当》
类型:

送龚明府九江归宁

形式:

茂宰隳官去,扁舟着彩衣。 湓城春酒熟,匡阜野花稀。 解缆垂杨绿,开帆宿鹭飞。 一朝吾道泰,还逐落潮归。

复制 徐铉 《送龚明府九江归宁》
类型:

醉中遣兴 其六

形式:

饮酒莫妨事,吟诗休费心。 酒从闲里饮,诗向兴来吟。

复制 张弘范 《醉中遣兴 其六》
类型:

夜度曹溪

形式:

一灯传影后,兹水共留名。 浩淼来何处,沿洄绕化城。 宁因浴佛洁,始辨入山清。 自笑迷津子,褰裳此夜行。

复制 李之世 《夜度曹溪》
类型:

谢壁间李学士和予藤蓑诗偶成奉寄

形式:

春雨江门著旧蓑,钓船相近问如何。 白鸥分定闲眠界,犹唱西涯学士歌。

复制 陈献章 《谢壁间李学士和予藤蓑诗偶成奉寄》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