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时间:2024-03-09 07:26:28

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青青云粉妆。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濛濛细雨中,戏游池塘的鸳鸯,成双捉对,相偎相依,好像在缠绵私语,互诉心曲。池塘边开满了缤纷灿烂的野花,散发着阵阵清香;一缕缕金黄的柳丝,在春雨中随风摇曳,轻轻拂动。一群天真烂漫、体态婀娜、步履轻盈的少女,从坐落江岸的村舍里走来,她们三三两两,在春雨初霁的溪边,欢快地舞着,唱着。那艳丽缤纷的罗衣,随着舞姿的变幻,闪耀出绚烂的光彩;那脂粉薄敷的面颊,在霞光的映衬下,焕发出如云般的娇艳红润。

注释
霏霏:形容雨丝细密。
灼灼:鲜明貌。
依依:轻柔貌。
盈盈:仪态美好貌。皎皎:明亮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上片描写雨中池塘景色,中心在“双双只只鸳鸯语”。起句的霏霏细雨及歇拍的“灼灼野花”、“依依金柳”,全在于烘托那戏游池塘的“双双只只鸳鸯”,而上片景物的描写,目的是映衬下片“盈盈江上女”的美丽。她们体态婀娜,舞姿轻盈;罗衣飘逸,光彩闪耀;面施薄粉,艳若云霞。在这里,大自然的美与少女们的美和谐地融为一体,而且相互映发——明媚的春景,把少女们烘托得格外妖娆;少女们的娇姿艳态,又为春天增添了无限光彩。上片的绘景,为下片的写人烘托气氛,景愈艳则人愈丽。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每句都用叠字开头,不仅摹景写人细致生动,而且声调抑扬谐婉,极富音乐性。这一借鉴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开了五代两宋之后文人词运用叠字的先河。在宋人词里,句句用叠字与此首相近者,有葛立方的《卜算子》:“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周密《草窗词评》赞此首《卜算子》“用十八叠字,妙手无痕,堪与李清照《声声慢》并绝千古”。其实,“堪与李清照《声声慢》并绝千古”的岂只葛氏之《卜算子》,这首《菩萨蛮》每句句头用叠字,且用得如此贴切自然,亦堪称千古并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复制作者 佚名
猜您喜欢

感逝寄远

形式:

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 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 逝者不复见,悲哉长已矣。 存者今如何,去我皆万里。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有几。 通果澧凤州,眇然四君子。 相思俱老大,浮世如流水。 应叹旧交游,凋零日如此。 何当一杯酒,开眼笑相视。

复制 白居易 《感逝寄远》
类型:

王太子

形式:

子乔好轻举,不待炼银丹。 控鹤去窈窕,学凤对巑岏。 山无一春草,谷有千年兰。 云衣不踯躅,龙驾何时还。

复制 江淹 《王太子》
类型:

感旧杂诗 其一

形式:

风亭月榭记绸缪,梦里听歌醉里愁。 牵袂几曾终絮语,掩关从此入离忧。 明灯锦幄珊珊骨,细马春山剪剪眸。 最忆濒行尚回首,此心如水只东流。

复制 黄景仁 《感旧杂诗 其一》
类型:

徐侍郎挽词

形式:

少赞经纶业,周家已卜年。 谤兴无白日,心在有青天。 迁谪还迎母,艰危复用贤。 未令吾道泰,星殒灌城边。

复制 赵师秀 《徐侍郎挽词》
类型:

丁亥元宵前三日宿院中分得金字

形式:

四海升平逢令节,百寮休暇荷纶音。 画桥游客看行马,玉署闲官笑盍簪。 花满楼台春簇簇,月明灯火夜沉沉。 不眠更尽今宵话,共惜流光抵万金。

复制 倪岳 《丁亥元宵前三日宿院中分得金字》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