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近清明

时间:2023-12-15 18:44:10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临近清明时分,枝头上翠鸟的叫声婉转动人。只可惜这一片清歌,都给了寂寞的黄昏。想要对柳花低述衷曲,又怕柳花轻薄,不懂得人的伤春之心。我独自漂泊在南国楚乡,满怀柔情别恨,有谁能给我一点儿温存?
空空的酒杯仿佛在为我哭泣,青山默默不语,一弯残月照在门前。旅舍门前,月色下的湘江朦胧迷茫,波光隐隐,倒映着天空朵朵浮云。时光漫长,人生短暂。请问苍天,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和恋人见面?这情景真令人心酸,遍寻人间也找不到能够剪断这种愁绪的剪刀,可以把我心中的千愁万绪剪断。

注释
湘春夜月:词牌名,是黄孝迈的自度曲。
翠禽:翠鸟。
柳花:指柳絮。
空尊:空樽,空酒杯。
翠玉楼:即前文“楚乡旅宿”。
桃根:出于东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后词中多代指意中人。
者次第:“如此种种”的意思。者,同“这”。
并刀:并州(今山西太原)的剪刀,当时以锋利著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黄孝迈的词流传很少,但他的词的确写得“风度婉秀,真佳词也。”这是一首伤春之词。词人通过对湘水之滨春江月色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惜春不忍别的情愫。

  上片着重写伤春,先从枝头的鸟声写起 ,点出“近清明”的节令。“翠禽”,犹言翠鸟,泛指羽毛美丽的小鸟 ,“消魂”,是情为之动、神为之伤的意思,给鸟声注入了人的思想感情。

  下文“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二句,是对“消魂”所作的说明 。"清歌”与“黄昏”所含的情绪本是相反的,前者引人愉悦,后者使人忧伤,相反相成,其结果是益增忧伤之感,故此二句表现为极其沉痛的感叹口吻。接下来,作者进一步采用了拟人手法,将具有感知的品格赋予了柳花,想对它低声倾诉自己的心事,转而又:“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可见作者忧思之深重。“伤春”二字,点出了作品主旨之所在。

  再下面,是作者自己感叹当时旅行在湘水之滨,独自投宿在旅舍时的孤寂心情。明明要写冷落,却偏用“温存”的字眼,再用“谁与”来作反诘,这种写法突现了一种炽烈追求的意愿。写到此处,已近过片,须得由伤春向恨别过渡,故而“柔情别绪”四字的安排也就是相当巧妙而颇具匠心的了。

  这首词的下片更为精采。前几句,作者紧紧抓住“湘春夜月”的景色特点,将深沉的离愁别恨熔铸进去,造成了动人的艺术效果:“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这个境界是由众多形象构筑起来的一个整体,七宝楼台固不应拆碎,然而,倘求观察得细致,却无妨从局部着眼。

  “空樽夜泣”,表示心情的极度忧伤,是一个凝炼警策的句子,其造语则显得老辣,与姜夔《暗香》词里的“翠樽易泣”相同。“青山不语”,山峰不会说话,而作者却好像认为它原是会说话的,只是此时此刻无话可说罢了,以这种方式描摹环境的幽静,其艺术效果则更为强烈。

  “残照当门”,意谓残月照在门前,门外唯见残月。残月象征离别,正是由于它的情调凄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等常见的例子,已经足以说明用残月抒写离别之情的艺术表现力了。

  “翠玉楼”,即前文“楚乡旅宿”,“惟是有”,同义重叠,起着强调下文的作用,而它以“平去上”的声韵作为引出下文的铺垫,从而使“一波湘水,摇荡湘云”一句更富有诗意,显得更加突出。从“翠玉楼”望去,月色下的湘江,一片朦胧迷茫,水面上只看到隐隐的波光,天空飘动着朵朵浮云,阵阵微风吹来,又将水天“摇荡”在一起了。然而这轻微的摇荡却不能打破“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的静寂,正像“蝉噪林逾静”那样,反倒更增强了这种静寂之感;同时,在静寂之中,“湘春夜月”的景色更显得空灵深邃,它启迪着人们对生活的沉思。

  下片的后几句,像上片点出“伤春”一样,又将“恨别”的题旨点明了。“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天”是宇宙,“梦”是人生,“天长梦短”与吴文英在的“春宽梦窄”(《莺啼序》)构思相同,富有哲学意味。如梦的人生既然短暂,离别的愁苦就更使人难耐,于是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急切的希望尽快地“重见桃根”。桃根,出于东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相传为王献之所作,桃叶是他的妾名。后人经常用桃叶、桃根指代意中人。

  结句的“这次第”虽只是一个“点”,分量却是相当沉重的。愁绪扰人,自然产生剪除的意愿,这也是人们的共同心理。然而这首词中,合理的意愿却是用否定方式、喟叹的口吻表达出来的,因为“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遍寻人间也找不到能够剪断这种愁绪的剪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黄孝迈

黄孝迈(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德夫,号雪舟。有人说他“妙才超轶,词采溢出,天设神授,朋侪推独步,耆宿避三舍。酒酣耳热,倚声而作者,殆欲摩刘改之(过)、孙季蕃(惟信)之垒”,“其清丽,叔原(晏几道)......
复制作者 黄孝迈
猜您喜欢

中吕 · 山坡羊 · 叹世(二首)

形式:

【其一】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其二】 江山如画,茅檐低凹。妻蚕女织儿耕稼。务桑麻,捕鱼虾,渔樵见了无别话。三国鼎分牛继马。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复制 陈草庵 《中吕 · 山坡羊 · 叹世(二首)》
类型:

哭肯堂赵公拟老杜八哀体

形式:

飞鸿离鱼网,玉石有俱焚。 冥冥岂无志,鬼物妒玙璠。 今代赵广汉,谁欤哀王孙。 粹然东南禀,顽薄推廉敦。 悠悠桐江水,父老至今言。 听讼古楠下,审克恭且温。 郡将不解事,祸变生军屯。 婺米给湿腐,营垒朝无飧。 出甲火府库,僚吏争溃偾。 黄堂坐者谁,微服逾缺垣。 公急叩府寺,众涅忽自蹲。 大呼好知县,肩舆坐和辕。 卒辈匪怙乱,猾刻专饕惛。 各欲赡老幼,等死有本原。 公急斥私橐,致米诸乡村。 稍抚以金帛,汝饱可无喧。 顷刻事底定,阖城免屠燔。 声名由此起,褒语来天阍。 就擢半刺史,遄又典大藩。 东西浙河节,祥刑谨平反。 芟乱保乡郡,剿馘歼盗根。 我时守马目,邻疆约相援。 天地既翻覆,气数难预论。 箕子歌麦秀,邵平灌瓜园。 展转落闽峤,劲翮终弗骞。 燕赵朔风路,饮马滹沱浑。 据鞍始识面,鸡群见丹鹓。 乍聚忽骤散,岁月流沄沄。 不谓桑梓地,辱公弭朱幡。 草堂屈大尹,惊农压篱樊。 屡接月下麈,稍醉花前樽。 近之若冰雪,三伏无歊袢。 一朝怪事作,传闻声为吞。 奴告主者斩,贞观法令存。 况乃肆诬蔑,奸人执仇冤。 众知无是事,避嫌口若鞬。 衢州之驵胥,移文恣澜翻。 至欲加钳绁,责以徒步奔。 意公即自裁,足快私排拫。 扁舟载公去,戈戟围其门。 面对事即白,大明揭覆盆。 受辱固已甚,何待加囚圈。 析爵地千里,如古诸侯尊。 飞语一点染,视若砧上饨。 二子縻讥禁,远睨惊弟昆。 竟尔病疽背,不得旋车轩。 彼凶甚枭獍,俗薄徒实繁。 非人类则已,心愧当自扪。 呜呼古明哲,岂不忧元元。 沮溺隐季叔,唐虞有由拳。 与其青蝇矢,狼藉污瑶琨。 孰与逃阒寂,忍饥撷兰荪。 我贱无力气,淖曾不能掀。 贫亦靡赙赗,奠酹无鸡豚。 激烈拟八哀,些歌招公魂。 万古万万古,遗恨凄乾坤。

复制 方回 《哭肯堂赵公拟老杜八哀体》
类型:

次韵颜长道送傅倅

形式:

两见黄花扫落英,南山山寺遍题名。 宗成不独依岑范,鲁、卫终当似弟兄。 去岁云涛浮汴泗,与君泥土满衣缨。 如今别酒休辞醉,试听双洪落后声。

复制 苏轼 《次韵颜长道送傅倅》
类型:

张元帅谓予国已亡矣杀身以忠谁复书之予谓商非不亡夷齐自不食周粟人臣自尽其心岂论书与不书张为改容因成一诗

形式:

高人名若浼,烈士死如归。 智灭犹吞炭,商亡正采薇。 岂因徼后福,其肯蹈危机。 万古春秋义,悠悠双泪挥。

复制 文天祥 《张元帅谓予国已亡矣杀身以忠谁复书之予谓商非不亡夷齐自不食周粟人臣自尽其心岂论书与不书张为改容因成一诗》
类型:

送拄杖还僧

形式:

头白高僧行脚懒,一枝筇竹久生苔。 不逢太乙然藜照,时借山翁荷蓧回。 夜挂多寻萧寺壁,晓拈恐化葛陂雷。 还师此物禅须进,曾入诗人手内来。

复制 刘克庄 《送拄杖还僧》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