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 · 召南 · 采蘋

时间:2024-06-03 11:53:14

: 无名氏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
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哪儿可以去采蘋?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筥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三脚錡与无足釜。 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边窗户底。这次谁来做主祭?恭敬虔诚待嫁女。

注释

于以:犹言“于何”,在何处。蘋(pín):又称四叶菜、田字草,蘋科,为生于浅水之多年生蕨类植物,可食。 藻:杉叶藻科,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可食。一说水豆。 行(xíng)潦(lǎo):沟中积水。行,水沟;潦,路上的流水、积水。《毛传》:“行潦,流潦也。” 筥(jǔ):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 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毛传》:“亨也。”按即烹。 錡(qí):三足锅。釜:无足锅。锜与釜均为炊饭之器。 奠:放置。 宗室:宗庙、祠堂。《毛传》:“大宗之庙也。”大宗,即大夫之始祖。牖(yǒu):窗户。 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毛传》:“尸,主。齐,敬。季,少也。” 有:语首助词,无义。齐(zhāi):美好而恭敬,“斋”之省借。季:少、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国风·召南·采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描述了女子采摘蘋草、水藻,置办祭祀祖先等活动,真实记载了当时女子出嫁前的一种风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其艺术魅力主要源于问答体的章法。首章两问两答,点出采蘋、采藻的地点;次章两问两答,点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两问两答,点出祭地和主祭之人。诗歌叙事不假修饰,节奏迅捷奔放,气势雄伟,通篇不用一个形容词,而五个“于以”的具体含义又不完全雷同,显得连绵起伏,摇曳多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吴闿生《诗意会通》:“五用‘于以’字,有‘群山万壑赴荆门’之势。” 扬之水《诗经别裁》:“《采蘋》之叙事,不假修饰,乃至通篇不用一个形容之词,却是于平浅谐美中写出了烛照女子生命的一点精神之微光。采菜,烹煮,设祭,‘事’之平平静静中浮漫着心的快乐和憧憬。‘宜其室家’、‘宜其家人’,《桃夭》中的一唱三叹,是那一时代对女子一个最低的或者也是最高的要求,读《采蘋》,猜想着女儿自己或者竟也是如此希望着。‘谁其尸之,有齐季女’,未了一句轻微的赞叹,是诗中挑起遐思的一笔,本来是开端,却轻轻巧巧作成收束,‘叙事’便于此际化为‘抒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昔昔盐二十首蘼芜叶复齐

形式:

提筐红叶下,度日采蘼芜。 掬翠香盈袖,看花忆故夫。 叶齐谁复见,风暖恨偏孤。 一被春光累,容颜与昔殊。

复制 赵嘏 《昔昔盐二十首蘼芜叶复齐》
类型:

开元夜游图

形式:

潞州别驾年十八,弯弓射鹿无虚发。真龙绝水鱼鳖散,参军后骑凫鸥没。 咸原瑞气映壶关,城南书生知阿瞒。解鞍下马日向夕,炙驴行酒天为欢。 坐上何人识天意,擪帽破靴朝邑尉。旄头夜转紫垣开,太白光芒黄钺利。 万骑齐呼左右分,将军夜披玄武门。鏖兵三窟尽妖党,问寝五门朝至尊。 羽林萧萧参旗折,太极瑶光净烟雪。杀身志在攀龙鳞,唾手成功探虎穴。 麾下且侯李与王,轻形玉带持箙房。晋文赏功从悉录,汉光道旧情无忘。 与宴宫中张秘戏,复道晴楼过李骑。连催羯鼓汝阳来,一抹鲲弦薛王醉。 玉阶凄凄微有霜,天鸡唤仗参差光。宜春列炬散行马,长乐疏钟严晓妆。 清丝急管欢未毕,瑶池八马西南出。扪参历井行道难,失水回风永相失。 君不见当时韦杜间,呼鹰走狗去不还。坐间年少莫大语,临淄郡王天子父。

复制 周邦彦 《开元夜游图》
类型:

送卢员外

形式: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复制 薛涛 《送卢员外》
类型:

胡永年兄弟石庄八咏 其七 枣岭樵腔

形式:

纂纂横林树,商声起樵人。 南山日在眼,白石调悲辛。 丝管杂纷韵,荒淫信殊伦。 参差激吹万,流响发天真。 灌木啸烈秋,万籁伤形神。 寥寥徽音异,希古踵清尘。 倘逢尧舜禅,此曲岂重陈。

复制 胡布 《胡永年兄弟石庄八咏 其七 枣岭樵腔》
类型:

马祖

形式:

即心即佛口喃喃,非佛非心转不堪。 八十四人门户别,何曾一个是同参。

复制 梵琦 《马祖》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