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垂虹

时间:2024-06-03 06:29:21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自创的新调,音韵是如此和谐美妙;小红轻轻地唱着,我为她伴奏,吹着洞箫。
一曲唱完,小船已摇过了吴江县城;回望经过的水路,轻烟绿波,还有那一座座美丽的石桥。

注释
垂虹:吴江县一座著名的桥。范成大《吴郡志·桥梁》:“利往桥,即吴江长桥也。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县尉王廷坚所建。有亭曰垂虹。而世并以名桥。”王象之《舆地纪胜》: “垂虹本名利往,前临县区,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
自作:《砚北杂志》引此,“作”作“琢”。按“自作新词”,言其自制曲《暗香》、《疏影》等。
小红:范成大送给姜夔的一个歌女。
低唱:轻柔地歌唱。
松陵:吴江县的别称。陈沂《南畿志》:“吴江本吴县之松陵镇,后析置吴江县。”
烟波:指烟雾苍茫的水面。
十四桥:指沿途经过的众多石桥。全句说回头张望,烟波缥缈,已经走过了许多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七绝,是诗人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除夕,携小红由石湖(苏州与吴江之间的风景区,范成大的别墅所在)范成大家,乘船归湖州(今属浙江),路过垂虹桥时所写,因此诗题也命为《过垂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诗像一组动画片:一叶小舟,泛行在江南的水乡,一座座弯弯的石拱桥,像一道道彩虹,架在河上,倒影在清澈的水波中荡漾。一个读书人,站立船上,吹着洞箫,如泣如诉;一个明艳照人的美女,正低低地唱着歌,那动人的吴侬软语,回旋在轻烟中。两岸的梅花,袭来阵阵暗香……这组画面,是姜夔为自己写照。姜夔是宋代著名的词人、音乐家,他新创了不少词调。前几天(绍熙二年除夕),姜夔在范成大家里刚创作了后来脍炙人口的咏梅新词《暗香》、《疏影》,这是他的得意之作,所以毫不掩饰自己的高兴,说自己所创词音节和谐婉丽。这诗中,小红低低唱的,应该就是这两首新词。自作新词,自己伴奏,由美丽的歌女用动人的歌喉演唱,且又置身在明媚的江南水乡中,是何等的欢快。“小红低唱我吹箫”,正概括尽了诗人无边的快乐与舒畅。

  前两句是抒写自己的畅达与快感,好就好在直说,且又有后两句作陪衬。后两句一方面勾勒环境,补足前半,又在回首眺望中,寄托了无尽的情思,给人以景外的回味。船是在乐曲中前行,等一曲终了,居然已“过尽了”“松陵路”,形象地概括了自己在惬意的欢乐中,在艺术的陶醉中,全身心地投入,两岸的一切都视而不见,物我两忘,当乐曲奏完,方才回到现实的状况。而“回首烟波十四桥”,浑写一句,又包含了诗人此时此刻无数的心理感慨,称得上神来之笔。

  此诗与《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同为南行船上所作,句清敲玉,摇曳有致,如歌如画,情韵丰赡。在低徊的箫声中穿过的一座座画桥,渐渐地消失在缥缈的烟波之中,意犹未尽。其自作新词《暗香》写的是自己身世飘零之恨和伤离念远之情,《疏影》则披露了作者对国家衰危的关切和感触。而在冬夜的归途中,在浩渺的湖面上,在一叶扁舟中,吹箫人暂时忘却了烦恼,一种微微的喜悦溢上心头。此诗一、二句轻快,三、四句语调低缓而不哀,其个中的微情妙韵须于画外余音去深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自创的新调,音韵是如此和谐美妙;小红轻轻地唱着,我为她伴奏,吹着洞箫。一曲唱完,小船已摇过了吴江县城;回望经过的水路,轻烟绿波,还有那一座座美丽的石桥。

注释

垂虹:吴江县一座著名的桥。范成大《吴郡志·桥梁》:“利往桥,即吴江长桥也。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县尉王廷坚所建。有亭曰垂虹。而世并以名桥。”王象之《舆地纪胜》:“垂虹本名利往,前临县区,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 自作:《砚北杂志》引此,“作”作“琢”。按“自作新词”,言其自制曲《暗香》、《疏影》等。 小红:范成大送给姜夔的一个歌女。 低唱:轻柔地歌唱。 松陵:吴江县的别称。陈沂《南畿志》:“吴江本吴县之松陵镇,后析置吴江县。” 烟波:指烟雾苍茫的水面。 十四桥:指沿途经过的众多石桥。全句说回头张望,烟波缥缈,已经走过了许多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过垂虹》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作者过吴江垂虹桥时的情景,风格轻快,语调低缓而不哀,表现出一种如歌如画的幽情雅韵。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陆友仁《砚北杂志》:小红,顺阳公(指范成大)青衣也,有色艺。顺阳公之请老,姜尧章诣之。一日,授简徵新声,尧章制《暗香》、《疏影》二曲,公使二妓习之,音节清婉。公寻以小红赠之。其夕大雪,过垂虹,赋诗曰:“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尧章每喜自度曲,小红辄歌而和之。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评盛唐诗: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姜夔此诗亦足以当之。 陈衍《宋诗精华录》评《过垂虹》:晚宋人多专攻绝句,白石其尤者,与词近也。范成大谓姜夔“新诗如美人,蓬筚愧三粲”(《次韵尧章雪中见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姜夔介绍和姜夔诗词大全

诗人: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
复制作者 姜夔
猜您喜欢

李侍御归山同宿华严寺

形式:

家有青山近玉京,风流柱史早知名。 园林手植自含绿,霄汉眼看当去程。 处处白云迷驻马,家家红树近流莺。 相逢一宿最高寺,夜夜翠微泉落声。

复制 赵嘏 《李侍御归山同宿华严寺》
类型:

泊垂虹桥口占

形式:

三江之水太湖东,激浪轻舟疾若风。 白鸟群飞烟树末,青山都在雪花中。

复制 顾瑛 《泊垂虹桥口占》
类型:

度岭谒张曲江祠

形式:

前朝风度一瞻依,立马庾关望翠微。 闲剔荒苔看古碣,斜阳山色逗人衣。

复制 李之世 《度岭谒张曲江祠》
类型:

五花马

形式:

五花马,雪踠骄春赤云胯。前年来从冀北野,蹄不惊尘汗流赭。 将军见马筋骨奇,不惜千金买得之。持缰使马或徐疾,马不能言意自知。 骑向边城频出战,背长鞍花肩着箭。敌兵四合突重围,救出将军走如电。 将军归向马拜谢,汝龙驹,脱吾害。刍如山,豆满仓,牧人守饲寒夜长。 帐下英贤筹画妙,曾劝将军勿轻躁。智谋仁勇胜万人,破敌擒王献宗庙。 将军早依如此语,免致冒险几成虏。感恩在马不在贤,但恐忠良气消沮。 养马能利将军身,养贤均利天下民。若能养贤如养马,偃武修文治道新。

复制 陶安 《五花马》
类型:

题宗贵道纪族兄清忠世家卷

形式:

相国家声重歙城,耳孙遗迹半蓬瀛。 犹馀一纸奎文在,夜夜虹光烛太清。

复制 程敏政 《题宗贵道纪族兄清忠世家卷》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