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

时间:2024-01-14 15:50:54

石势浑如掠水飞,渔罾绝壁挂清晖。
俯江亭上何人坐?
看我扁舟望翠微。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燕子矶山石形状如同燕子一样掠水飞行,悬崖绝壁上的渔罾在阳光照射下似乎挂着清辉。
在俯江亭上坐着的是谁?在看我驾着一叶扁舟仰望苍翠的山峰。

注释
燕子矶(jī):在南京北郊观音山上,突出江中,形如燕子,故名。
渔罾(zēng):渔网。
清晖(huī):明净的光辉、光泽。喻指月光。
俯江亭:燕子矶上的亭子。
翠微:青翠幽深处,常代指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乾隆八年癸亥。这年秋,诗人客居扬州,与友人方士庶、闵贞等游南京,于归途舟中经燕子矶下,作诗写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厉鹗为诗学宋,而自成一家,主盟江南坛坫凡数十年,为‘‘浙派之之诗的领袖。《四库提要》说他的诗“吐属闲雅,有修洁白喜之致”,从这首《归舟江行望燕子矾作》可见一斑。

  矶上有俯江亭,若登之远眺,则“白云扫空,晴波漾碧,西眺厉楚,东望海门”。“春夏水涨,浪涛轰鸣于足下”,正是“吴头楚尾”的险要处,景观阔大,历来为骚人墨客乐于壮游或慷慨之吟的金陵名胜之一。正如王士模《登燕子矶绝顶作》所云:“岷涛万里望中收”,此种景象,“前人之述备矣”。厉氏未作老调重弹,而是以一叶扁舟,凌万顷波涛,于眺望之际,搜寻妙趣,着重刻画了燕子矶的生动形象,抒写了另一种闲淡清远的熔怀。既独辟新境,又不失诗人的本色。这种在主体真诚的基础上的精思独创,比起那些故作豪语而落入窠掠的“率多巨制”(清吴应和语)的东西来,这一曲小诗,在艺术的品格上要高点。

  诗的头两句是写景,形象十分鲜明,生动,用语极有锤炼功夫。同样将石矶视作有燕,但诗人已不是重复“形如”的老生常谈,而是“势如”的生动刻画,“掠”字就用得极为准确而传神。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二“燕子矶”条说:“坐亭上,看水江澈冽,舟下如箭”,可知这里水流的迅疾。从“舟下如箭”的激流中望屹然不动的石矶,一种事物相对原理所造成的主观感觉,英有比用“掠水有”来形容它更恰当的了。而绝壁上挂满水珠的鱼网,在日光中闪耀着一片清晖,这是一幅何其优美悦目的《江上鱼罾图》。“挂”字用得很贴切,与“掠”字相映成趣,别有一种闲畅的熔调。

  全诗构思精致而巧妙,关键在一“望”字。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以“望”作为线索把开阔的视野中,诸如石矶、绝壁、鱼罾、清晖、俯江亭、翠微等景物,“散钱”般贯穿起来,构成了以燕子矶为主景的有机整体,画意盎然;其二是以望中之望的精妙构思,表达了一种主客同一的闲熔理趣。“俯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使人想起李白的名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而厉诗似乎还别有一种熔致和神韵。我看他。他看我。他看我看他,我看他看我,这四层意思用散文的语言来说太哕嗦了,诗则通过“望”字熔铸于“十四字中”。且以疑问的语句出之,似求有答而又不必作答,流露了一种意在有意无意之间的雅趣,余味悠然。

  “望”在这两层意思的表现手法上是一明一暗,一藏一露,前三旬写望中之景而“望”字藏。第四句则“望”字露,读起来使人仿佛获得了一个具体的审美视角,有身临其境之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厉鹗介绍和厉鹗诗词大全

诗人:厉鹗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举人。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嶰谷、马半槎小玲珑山馆数年,尽阅其......
复制作者 厉鹗
猜您喜欢

题画梅竹

形式:

姑射下天坛,天空鬓影寒。 雪深归路迥,独自跨青鸾。

复制 丁鹤年 《题画梅竹》
类型:

赠杨茂才杨之父别驾君则先子尝受业焉杨又馆于族孙进忠其行也乞诗为别

形式:

谈经而父业,门馆尽时髦。 未竟衔鳣瑞,依然见凤毛。 青箱王氏得,绛帐马融高。 欲悉通家意,临岐有佩刀。

复制 王世贞 《赠杨茂才杨之父别驾君则先子尝受业焉杨又馆于族孙进忠其行也乞诗为别》
类型:

虞美人诗

形式:

妾本寒家女,少小在闺门。 何以丑陋姿,乃蒙君子亲。 葑菲徒见采,瓦砾宁所珍。 感此伉俪恩,屏营以昏晨。

复制 王洪 《虞美人诗》
类型:

答周循州

形式:

蔬饭藜床破衲衣,扫除习气不吟诗。 前生自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未敢叩门求夜话,时叨送米续晨炊。 知君清俸难多辍,且觅黄精与疗饥。

复制 苏轼 《答周循州》
类型: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

形式:

得丧秋毫久已冥,不须闻此气峥嵘。 何妨却伴参寥子,无数新诗咳唾成。

复制 苏轼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