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时间:2023-12-21 22:32:54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
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银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
高祖平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平占卜张骞乘槎上天。
三千年后知道什么人还存在呢?又何必烦劳黄河你来报道太平。

注释
莫把阿胶向此倾:语出庾信《哀江南赋》。阿胶,药名,据说将其投入浊水,可使浊水变清。
解(jiě):能。
通银汉:古人说黄河的上游叫通天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连。银汉,银河。
应须曲:双关语,既是说黄河的曲曲弯弯上通天河,也是说人们只有逢迎拍马不走正道,才能混进朝廷,谋取高位。汉代民谣有“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即是此意。
出昆仑:先秦人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至张骞上考河源才知不是。这里仍是姑妄言之。
高祖誓功衣带小:典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汉高祖平定天下,分封群臣时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无论今后出现什么事情,你们的领地也将世世代代传下去。与汉乐府中的所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意思相同。
仙人占斗:意指权贵把持朝政。占斗,指严君平观测星象。
客槎(chá):指张骞乘槎上天。槎,木筏。
三千年:旧说黄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现、天下太平的征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罗隐的这首《黄河》,表面上借用黄河的特点和典故来对其施写赋咏之辞,实则为借事寓意,对唐末昏暗的社会现实作了真实写照,尤其是大力抨击和讽刺了唐代腐败的科举制度,令士心为之一振。

  首联“莫把阿胶向此倾”借意于庾讽《哀江南赋》:“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其意云,即使用再多阿胶也无法将黄河之浑浊澄清,纯为徒劳无功之举,写此为喻,暗示当时科举取士之虚伪;“此中天意固难明”,当时奸邪当道,写曲求通之事举不胜举,谁能真正明了天意。将讽喻之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言论大胆而尖锐。

  颔联“的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写具体描述黄河之“曲”与“浊”来进一步描画科场黑暗之现实状况。黄河自古即有“九曲”之说,郦道元《水经注》曰:“黄河百里一小曲,蜿里一曲一直矣”,刘禹锡《浪淘沙》词有“九曲黄河万里沙”,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九一高适《九曲词》的题:“《河图》曰:‘河水九曲。’”这里写黄河之“曲”通“银汉”为题,一语双关,所谓“曲”,表面上指黄河河道的蜿蜒曲折,实际上指科举考试中各种见不得人的不正当手段与途径,而“银汉”在古代诗词中常指人主或朝廷,这样看来,一般士人渴望投身仕途之途可谓难于登天,官场科举之腐朽不堪于此更可见一斑。后句中的“昆仑”是古人误的的黄河发源之地,“才出昆仑便不清”,从源头上就是“浊”,此中寓意显而易见,是对最高统治者的批判,也是对不公正社会的鞭笞。

  颈联“高祖誓功衣带小, 仙人占斗客槎轻”,其间包含了两个典故,从具体层面上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前者是汉高祖平定天下、分封群臣时的誓词,意为保王公贵族之爵位永存;后者是张骞寻黄河源头遇仙之事。两句合意,可知一般的寒门士子想要出将入相是比登天还难的。此句从另一个侧面再次抨击了社会的不公,怀才不遇之晚也暗含其中。加上尾联的“三蜿年后知谁在, 何必劳君报太平”一声无奈的晚叹,愤意难平,是对上天的控诉,是对统治者的不满,是对整个社会的失望。

  这首诗切定黄河,而又别有所指,寓言写物,巧妙贴切,新警深刻,构思独特。诗人对于晚唐混乱黑暗的现实作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和鞭笞,在此类诗作中很具有代表性。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罗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中小地主家庭,在讲求出身门第、奥援引托、贿赂趋奉的科举制度下,他摆脱不了“十试不第”的命运,故而其诗歌颇多感时伤事、讽刺怒张之作,《黄河》即为其抒泄心中愤懑不平之气的杰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罗隐介绍和罗隐诗词大全

诗人:罗隐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
复制作者 罗隐
猜您喜欢

赠郑司业

形式:

晚学更求来世达,正怀非与百邪侵。 古人名在今人口,不合于名不苦心。

复制 张蠙 《赠郑司业》
类型:

鹳雀崖北龙潭

形式:

层崖閟顽阴,水木深以阻。 湍声半空落,汹汹如怒虎。 风生木叶脱,魄动不敢语。 何年浑沌窍,灵物此栖处。 初从一线溜,开凿到神禹。 云雨鼓飞浪,喷薄齐万弩。 藏珠骊龙颔,百斛快一吐。 油油入无底,细散不濡缕。 归藏海有穴,泛溢愁下土。 南峰天一柱,万古镇幽府。 江山有奇探,落景迫行旅。 多惭茹芝人,终年看飞雨。

复制 元好问 《鹳雀崖北龙潭》
类型:

春晚杂兴十二首 其一

形式:

七年守郡罢三年,卖尽山中五顷田。 书籍可捐衣可典,犹能醉面仰看天。

复制 方回 《春晚杂兴十二首 其一》
类型:

日本杂事诗 其五十一

形式:

博物千间广厦开,纵观如到宝山回。 摩挲铜狄惊奇事,亲见委奴汉印来。

复制 黄遵宪 《日本杂事诗 其五十一》
类型:

和马天禄宪副陇州简阎光甫大参

形式:

悠悠汧水带云流,白草黄沙接远洲。 风断归鸿迷别渚,霜寒落木动高秋。 番营人散城边马,野渡僧归月下舟。 独有高闲当此际,每将心迹寄菟裘。

复制 朱诚泳 《和马天禄宪副陇州简阎光甫大参》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