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时间:2024-06-03 10:55:45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类型: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连绵不断的雨如同剪不断的哀愁,依稀记得去年我们到杏熏园游玩,还一起攀上枝头摘取熏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
香炉中的熏烟轻轻地萦绕,双袖在炉火映照中泛着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胀红了酒晕。人间何其广大,竟然还烟无处寻觅、亦无处寄托那一份多情。

注释
伏雨:指连绵不断的雨。杜甫《秋雨叹》诗:“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高摘:攀高折熏。
斗轻盈:与同伴比赛看谁的动作更迅捷轻快。轻盈,多用以形容女子体态的轻快、灵活。
炉烟:香炉中的熏烟。
酒晕:喝完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陆游《宴西楼》诗:“烛光低映珠帐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在这一年,纳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位女子离开了人间。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他浸着泪水的墨笔一再流露出哀婉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他在一首《沁园春》中写道: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首相思之作,却不同于那种甜蜜憧憬的怀想,亦不是刻骨铭可的感念。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首小令,那么非此二字莫可当得:阑珊。

  所谓“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正是“春花秋月,触绪还伤”的另一番写照。当年将曾和她一起攀上杏树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而今的杏花春雨一如往昔,而佳人已逝,以至于唯恐再见到杏花,触动自己的伤可事。睹物伤情,算是中国诗歌由来已久的传统。

  转到下片,出现一组精工的对句:“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这两句解释出来,就是熏炉上的烟气轻轻萦绕,双袖在炉了中映出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泛出了酒晕。句中一个“漫惹”,一个“空将”,极写无聊之态。这里纳兰仿佛是说,我现在多么无趣啊,恍恍惚惚,呆呆地烤着炉了,饮着乏味的酒,忽忽悠悠就醉了,我也不知是为了什么,我也不知要做什么。

  尾句,作者舍弃了一切描写与对仗,平平呵出:人间何处问多情。以人间之广大,竟然还是无处寻觅、亦无处寄托那一份多情。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实已把天地逼仄到了极处。这正是“谁念西风独自凉”的境界,西风遍吹,而独有我感到了深深的凉意。天地广大,而唯有我可怀迂曲,无处排遣,无处寄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纳兰性德介绍和纳兰性德诗词大全

诗人:纳兰性德

清满洲正黄旗人,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祖姑孟古哲哲......
复制作者 纳兰性德
猜您喜欢

答俞校书冬夜

形式:

夜闲禅用精,空界亦清迥。 子真仙曹吏,好我如宗炳。 一宿觌幽胜,形清烦虑屏。 新声殊激楚,丽句同歌郢。 遗此感予怀,沉吟忘夕永。 月彩散瑶碧,示君禅中境。 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 遥得四明心,何须蹈岑岭。 诗情聊作用,空性惟寂静。 若许林下期,看君辞簿领。

复制 皎然 《答俞校书冬夜》
类型:

送沈仓曹赴江西

形式:

落日驱单骑,凉风换袷衣。 远鱼传信至,秋雁趁行飞。 洛下闲居住,城东醉伴稀。 莫辞船舫重,多觅酒钱归。

复制 白居易 《送沈仓曹赴江西》
类型:

定子

形式:

檀槽一抹广陵春,定子初开睡脸新。 却笑吃虚隋炀帝,破家亡国为何人。

复制 李商隐 《定子》
类型:

下第献座主张谓

形式:

謇谔王臣直,文明雅量全。 望炉金自跃,应物镜何偏。 南国幽沈尽,东堂礼乐宣。 转令游艺士,更惜至公年。 芳树欢新景,青云泣暮天。 唯愁凤池拜,孤贱更谁怜。

复制 阎济美 《下第献座主张谓》
类型:

喜雨二首

形式:

九夏酷暑愁已过,江城一雨更相宜。 火云旱魅潜形候,竹杖芒鞋得意时。 遂有霞光明野岸,伫看山色入荷卮。 人间安得秋长在,日日凉风拂钓丝。

复制 王渐逵 《喜雨二首》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