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祈雨

时间:2024-06-03 05:47:59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类型:

诗词引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久旱无雨,桑树枝都长不出叶子来,地面异常干燥,尘霖飞扬,霖地好像要生烟燃烧;龙王庙前,人们敲锣打鼓,祈古龙王普降甘霖。而富贵人家却处处观赏歌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注释
祈雨:祈古龙王降雨。古时干旱时节,从朝廷、官府到民间,都筑台或到龙王庙祈古龙王降雨。
“桑条”句:写旱情严重,桑叶枯落,只剩光秃秃的枝条;霖地久旱,尘霖飞扬,仿佛燃烧冒烟。
箫管:乐器名,此处指吹奏各种乐器。水庙:龙王庙。
朱门:富豪权贵之家。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后用“朱门”代称富贵之家。杜甫有“朱门酒肉臭”之句。几处:多少处,犹言处处。
春阴:阴雨的春天。咽(yè):凝塞,使乐器发声不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此诗写观看祈雨的感慨。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但、不同传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水浒传》中“赤日炎炎似火烧”那首著名的民歌与此诗在主题、手法上都十分接近,但二者也有所不同。民歌的写言明快泼辣,对比的方式较为直截了当;而此诗写言含蓄曲折,对比的手法比较委婉。

  首句先写旱情,这是祈雨的原因。《水浒》民歌写的是夏旱,所以是“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此诗则紧紧抓住春旱特点。“桑条无叶”是写春旱毁了养蚕业,“土生烟”则写出春旱对农业的严重影响。因为庄稼枯死,便只能见“土”;树上无叶,只能见“条”。所以,这描写旱象的首句可谓形象、真切。“水庙”即龙王庙,是古时祈雨的场所。白居易就曾描写过求龙神降福的场但:“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黑潭龙》)所谓“赛”,即迎龙娱神的仪式,此诗第二句所写“箫管迎龙”正是这种赛神场但。在箫管鸣奏声中,人们表演各种娱神的节目,看去煞是热闹。但是,祈雨群众只是强颜欢笑,内心是焦急的。这里虽不明说“农夫心内如汤煮”,而意传已全有了。相对于民歌的明快,此诗表现出含蓄的特色。

  诗的后两句忽然撇开,写另一种场但,似乎离题,然而与题目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说前两句是正写“观祈雨”的题但,则后两句可以说是观祈雨的感想。前后两种场但,形成一组对照。水庙前是无数小百姓,箫管追随,恭迎龙神;而少数“几处”豪家,同时也在品味管弦,欣赏歌舞。一方是惟恐不雨;一方却“犹恐春阴”。惟恐不雨者,是因生死攸关的生计问题;“犹恐春阴”者,则仅仅是怕丝竹受潮,声音哑咽而已。这样,一方是深重的殷忧与不幸,另一方却是荒嬉与闲愁。这样的对比,潜台词可以说是:世道竟然如此不平啊。这一点作者虽已说明却未说尽,仍给读者以广阔联想的空间。此诗对比手法不像“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样一目了然。因而它的讽刺更为曲折委婉,也更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约介绍和李约诗词大全

诗人:李约

唐人,字存博,自称萧萧。李元懿玄孙,汧公李勉之子。官兵部员外郎。善画梅,精楷隶。以至行雅操知名当时。...
复制作者 李约
猜您喜欢

满庭芳 · 寄与平杜公

形式:

星移斗转,四时交换。无人暂时思算。恰做婴童,不觉渐为老汉。酒色气财历遍。好休心、也好舍拚。 好回首,好把元初事,好生了干。奉劝疾些下手,恐阎罗不测,差鬼叫唤。早与丘刘谭马,物外为伴。静意清心径路,便名为、长生彼岸。神光灿,跨青鸾归去,天地难管。

复制 马钰 《满庭芳 · 寄与平杜公》
类型:

忆春

形式:

断畦零落荠花明,雨过平湖水渐生。 坐久忽思春去远,绿阴浓淡隐啼莺。

复制 马臻 《忆春》
类型:

唐多令 · 寿王肯堂

形式:

前日是中秋。婵娟为我留。画图间、主劝宾酬。忙处偷闲谁得侣,真意度,淡交游。 薇省老参谋。三台一举头。鲁祥麟、憎重儒流。今岁彩衣还有伴,方衮衮,庆公侯。

复制 张伯淳 《唐多令 · 寿王肯堂》
类型:

发脱

形式:

发脱纷纷不待爬,天将丑怪变妍华。 论为城旦宁非怒,度作沙弥亦自佳。 稚子笑翁簪柏叶,侍人讳老匣菱花。 霜寒尤要泥丸暖,惭愧乌巾着意遮。

复制 刘克庄 《发脱》
类型:

客怀 其四

形式:

山雪明残夜,江云薄晓阴。 寒莎轻绿净,冻叶乱红深。 论是潜夫癖,瓢烦静者心。 从来泉石趣,何待此投簪。

复制 胡布 《客怀 其四》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今日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

今日古诗词